11月28日,在解讀日前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發布會上表示,通過《意見》的實施,未來的全國幼兒園結構將發生調整:公辦園占比將達到50%,普惠性民辦園占比約30%,實現80%的目標,以解決“入園難”問題。
限制幼兒園上市:為行為劃“紅線”,并非限制民辦教育
根據《意見》規定,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近日,有幼兒園企業受此影響股票大跌。有聲音認為,該項規定或影響民間資本投資學前教育的積極性。
針對上述疑問,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姜瑾回應稱,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是中國未來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遵循,也是這次文件里面重大政策的一個基本的邏輯出發點和基本遵循。
她表示,從學前教育公益性的根本屬性出發,辦幼兒園不是辦企業,辦幼兒園如果在資本的逐利性和學前教育公益性發生沖突的時候,首先應該堅守的是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應該把兒童的生命和健康,把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來優先保障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兑庖姟穼τ诮┠暝诿褶k學前教育領域出現的一些過度逐利的行為和亂象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性的規定和要求,“并不是為了限制民辦教育的發展,而是對于現在經營民辦幼兒園和管理民辦的幼兒園到底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要規范地做,提出一個明確的規范和要求,劃出紅線,明晰底線,這樣的目的是更好地引導社會資金理性的投資,引導依法依規來辦園?!苯蚰隙急硎?。
姜瑾還介紹,除了這一條對于過度逐利行為的規定以外,實際上在第五條和第九條,對于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特別是第九條提出各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導更多的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而且還提出了一個時間表和路線圖,要求在2019年6月底前各省要完善普惠性民辦園的認定補助標準和扶持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綜合獎補,還有免除租金這些方式扶持普惠性民辦園。
上述規定強調要科學地核定成本,在普惠性幼兒園科學核定成本的基礎上能夠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合理分擔普惠性民辦園的一些運轉成本,減輕他們的壓力,讓他們更好地提供普惠性服務。
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重要渠道是小區配套園
如何才能實現公辦園占比50%的目標?呂玉剛稱,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一個非常重要渠道即加大小區配套園的建設力度。他表示,現在的配套園有相當一批沒有建或者是建了沒有交,沒有辦成公辦園或者是普惠性民辦園。據測算,如果通過治理能夠把這部分小區配套園的問題解決了,公辦園比例占50%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在提高公辦園的同時,我們要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的扶持力度,使民辦園的普惠服務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樣兩條腿走路實現80%的目標?!眳斡駝偙硎?,如果公辦園的水平不提高,那么就意味著市場的空間大。市場的空間大,收費的水平就很難抑制住,很難壓下來,入園貴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因此必須堅持公益普惠的方向。
據介紹,通過《意見》的實施,未來幼兒園結構將進行比較大的調整,從全國范圍內,公辦園約占50%,普惠性的民辦園約占30%,實現80%的目標。
談幼師待遇差距大:民辦教師工資要與公辦大體相當
談到公辦園存在著編制內外待遇差別大的問題,呂玉剛表示,將進行統籌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即“同樣的老師、同樣層次的老師的收入待遇、基本政策應該是一樣的,這是一個統籌?!?/p>
其主要抓手是進行統籌經費渠道,“也就是說不能因為老師的身份不同,導致我們一些老師工資的發放沒有經費來源,必須進行統籌,這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必須保證老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p>
呂玉剛稱,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此外,針對一些民辦幼兒園教師收入保障低的情況,將參照當地公辦園相應教師的待遇收入水平確定民辦園教師的待遇,即“公辦園教師拿多少錢,在民辦園的教師工資水平應該大體相當?!?/p>
對于營利性民辦園存在的高收費、低支出,把教師工資壓低的情況,也將重點解決。據透露,教育部近日將部署幼兒園過度逐利等行為的專項治理工作。(南都記者 唐孜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