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國家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資金1248億元,并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
教育部6月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進展情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跟蹤監測表明,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體重多1.3千克和1.4千克,高于全國農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
學生營養不良問題得到緩解,從2013年的19.0%下降到16.0%,貧血率從2012年的17.0%降低到7.6%。廣西學生營養不良率由2013年的29.4%下降至2017年的20.7%,貧血率由2013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3.56%;重慶男、女生7-15歲年齡組營養不良檢出率與2011年相比,分別降低了4.96和4.56百分點,身高分別平均增長2.03和1.82厘米,學生營養不良問題得到緩解,生長發育得到有效保障,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9個?。ň?、津、魯單獨開展了學生供餐項目)1631個縣實施了營養改善計劃,受益人數達3700萬,居全球第4位。世界糧食計劃署對169個國家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1%的國家同時在中學、小學階段提供營養餐,我國營養改善計劃覆蓋了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這項計劃正在從確保學生“吃飽”向“吃好”轉變。其中關鍵在于建學校食堂,讓試點地區學生吃上衛生、可口的飯菜,逐漸減少“牛奶+雞蛋”、“面包+火腿腸”等單一供餐模式。
據介紹,浙江、福建將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補助標準調整為每生每餐5元,寧夏將膳食標準由每生每天4.6元提高到5.6元,使由“吃飽”向“吃好”轉變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