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萬玉鳳)6月21日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是改革開放40年來,教育部首次召開的專門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會議,會議明確了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進一步強調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要遵循“四個回歸”: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啊膫€回歸’非常清晰地闡述了學生怎么學、老師怎么教、學校怎么干、教育怎么辦。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月22日,在教育奮進之筆“1+1”系列活動四川站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部將用“八個一”的組合拳來推進高校本科教育發展。
八措施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吳巖介紹,“八個一”首先就是落實一個根本任務,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標準,要把“課程思政”做實做細;突出一個基礎地位,高等學校要堅持以本為本;強化一個基本抓手,要建設一流本科,培養一流人才,專業是“四梁八柱”,專業建設不是“金字塔”,而是“五指山”,各類高校都有一流專業;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打造一支育人隊伍;完善一套協同機制,要致力于“四合作”和“四協同”;下好一步“先手棋”,持續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培育一流質量文化,質量文化首先要有制度文化,其次要有精神文化,最后要形成大學文化。
本科教育為何如此重要?吳巖表示,本科教育有兩個極端重要作用。首先,全國高等本科院校在校生、畢業生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是8:1,大學為社會提供的畢業生中87%是本科生,2017年本科畢業生接近400萬人,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整體質量。其次,沒有優秀的本科生培養質量,研究生教育就沒有高質量的毛坯和種子,本科生培養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
“總體上看,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概括起來可以說是教學標準立起來了、制度建起來了、改革動起來了、特色亮起來了。與此同時,我們要清醒地、冷靜地認識到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比如說有四個不到位的問題,就是一些高校的領導精力投入不到位、一些教師的精力投入不到位、一些學生的精力投入不到位、一些學校的資源投入不到位?!眳菐r指出,本科教育還有許多問題、短板、難點、堵點、痛點,因此我們要加強本科教育。
據了解,作為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頂層設計的“新時代高教40條”,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培養卓越拔尖人才的施工方案“六卓越一拔尖2.0”等文件征求意見后,即將發布。
“六卓越一拔尖2.0”將拓圍、增量、提質和創新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培養現代大學各類高質量人才的必由之路。吳巖介紹說,“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重大舉措就是協同育人,將致力于“四合作”和“四協同”?!八暮献鳌本褪且七M高校與實務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八膮f同”就是要建立完善培養目標協同、教師隊伍協同、資源共享協同、管理機制協同的全流程協同育人機制。
為什么叫2.0版呢?吳巖表示,與之前的1.0版相比,2.0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拓圍、增量、提質和創新。
拓圍就是跟原先的范圍不一樣,如原先的拔尖計劃1.0版不包括人文社科,這次拓圍到文、史、哲、經濟,范圍實現了全覆蓋。從原先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拓圍到17個專業類,這17個專業類里,自然科學方面增加了8個。
在增量上,比如將原先卓越法治計劃里面的“雙千計劃”,提升為“萬人計劃”,原先的基礎學科拔尖計劃從千人向萬人拓展等。
就提質而言,首先要保證達到國家本科專業教學的合格標準,其次要努力爭創國際標準,讓中國的卓越拔尖計劃變成領跑計劃。
教師晉升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
對于教師如何參與本科教育改革,吳巖表示,要大力推動有崇高榮譽稱號的名家,比如院士、“千人”“萬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杰青等高層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學一線,實現教授全員給本科生上課。
“要給教師‘三個有’:有獎勵、有保障、有規范?!眳菐r指出,“有獎勵就是對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要加大獎勵力度。有保障就是對主要從事教學工作人員要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額度。有規范就是加大教育教學業務考核,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施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p>
在高校實踐中,如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深度參與本科教育改革?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三句話:要讓教師有激情、有使命感,還要被正確導向?!耙屗屑で?,就是他得有創新,有創新就有激情,構筑新的育人體系,給教師們帶來廣闊的創新改革的空間。正確導向很重要,學校的作用就在于告訴大家哪些正確、哪些是有底線的。所以學校通過深化教師考核和激勵制度改革來確保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這些落實到規定里,同時完善約束機制,建設與一流大學教育目標相匹配的質量保障體系?!?/p>
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隊伍建設評價的第一標準,怎樣評價?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表示,要建立三個機制:一是要建立師德師風的基本標準,明確什么樣叫優秀,什么樣叫合格,什么樣叫不合格;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三是建立獎懲機制。以川大為例,制定了教師師德師風評判的基本標準,這些文件明確了從高的標準到低的底線要求,有了標準,還要建立一套考核評價的機制,包括學校領導、學院領導以及系主任對教師考核評價、教師之間的評價、教師的自評以及學生評教和督導員評價等,還有專門重獎教師的制度。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