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李依環)近日,教育部在成都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以建設面向未來、適應需求、引領發展、理念先進、保障有力的一流專業為目標,實施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即建設1萬個國家級一流專業點和一萬個省級一流專業點。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和基礎平臺,是建設一流本科、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吳巖表示,各高校要把建設一流專業作為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抓手。要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對標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主動布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養老護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急需相關學科專業?!半p一流”建設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專業,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結合辦學特色努力建設一流專業。
當前,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熱點話題。吳巖指出,將規劃建設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1000項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要推動實施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即建設1萬門國家級和1萬門省級一流線上線下精品課程,建立慕課學分認定制度,推動優質資源開放共享。
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表示,學校將聚焦學生和學習,切實落實“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理念,完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推進“探究式、小班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上課的就座率、抬頭率;堅持“全過程學業評價-非標準答案考試”,推動學生主動投入、創新性思考,學到真正的本領;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協同育人新機制。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表示,復旦大學正在教育部指導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著力推進“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美育德”“以體育德”“以行育德”的“五維育德工程”,把一切育人元素調動和利用起來,有效貫通從教室到書院、科研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海外游學、網絡新媒體等六度育人空間,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統,使多渠道、多手段的教育形式最終回歸到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上。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