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8日訊(記者 祝穎麗)今天上午,教育部奮進之筆“1+1”發布會在浙江大學召開,發布會上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介紹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相關情況,浙江大學等分別介紹了各自人工智能發展的進程。
據介紹,此次《行動計劃》以高校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情況為基礎,兼顧當前需求和長遠發展,重點明確三個階段目標: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萍紕撔麦w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有效支撐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智能社會建設;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為達到目標,《行動計劃》也明確了相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實施。教育部有關司局、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要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把政策落實到位。二是優化資源配置。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標,并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向人工智能領域優秀人才的傾斜力度。三是加大引導培育。通過教育部科學事業費,加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的培育,引導高校開展跨學科探索性研究。四是加強宣傳推廣。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有效經驗進行宣傳,做好輿論引導。
《行動計劃》印發后,教育部和有關高校深入推進落實并取得積極進展:同意并支持浙江大學建設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高地;在2018年認定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布局建設了57個人工智能類項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能領域設置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
近期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盡快落實相關支持政策。教育部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咨詢專家組,為高校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咨詢和建議;系統布局一批創新平臺,重點建設若干前沿科學中心,支持高??萍紕撔潞统晒D化;深入論證人工智能學科內涵,推進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并盡快提出增加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招生指標的方案,科學合理、穩步有序地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與中國工程院聯合開展智能教育應用戰略研究。
二是引導高校用好學科專業設置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建立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多種方式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鼓勵高校對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設立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積極推動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模式創新。
三是高校要統籌資源配置、加大探索力度。高校要把給予的研究生招生指標增量落到實處,做到“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同時,教育部支持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學科的投入;支持高校通過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加強對從事基礎性研究、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持。
浙江大學在推進人工智能發展中一是形成了堅實有力的學科發展基礎。二是凝練了鮮明獨特的學科發展方向。三是確立了交叉融合的學科發展方式。四是完善了校企協同的學科發展模式。五是貢獻了戰略規劃的學科發展成果。
清華大學將服務人工智能強國戰略作為核心抓手,在建設中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手都要抓的理念?;A研究主要指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學科核心基礎問題的研究。應用技術研究主要指著眼于國家重大需求,尤其是國防需求,研發關鍵應用技術,推動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軍民融合。從體制機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注重鏈式思維,構建“國際化+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拓展載體建設,厚植產學研協同化人才培養基礎。突出研教融合,打造高精尖專業化科技創新團隊。
浙江工業大學積極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著力優化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學科的交叉融合,組建了計算機智能系統研究所、計算機視覺研究所、物聯網研究所、圖形圖像研究所、智慧城市工程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