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教育部在廣州召開全國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對于落實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建立問責機制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發布會現場回答澎湃新聞提問時表示,在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中,對一些群眾反映強烈,工作緩慢,責任不落實的,工作不擔綱的(相關部門和責任人)一定會采取嚴肅的處理。
教育部:
一級壓實一級責任,明確責任人
今年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保證文件的具體落實,他強調,在工作中,教育部是一級壓實一級責任,明確各省廳市局負責人,明確職能處室和責任人。
“在推動工作當中,我們成立了7個組,從直屬機關抽調32名處級干部,每個省份還普遍建立了聯絡員制度。各個省的治理的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工作要求、責任人、舉報電話全部都在教育部網站,向全社會公布。同時我們也在各級層面開發了一個信息化平臺,各地整治進展情況有關的數據也進行及時地統計分析?!?俞偉躍向澎湃新聞表示,28日,教育部還將在廣州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的推進會,對前一期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同時對治理過程當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認真地研究和分析。
他指出,要求是在6月底前完成上一階段的治理工作,但目前總的來說是在超前推動完成。
北廣經驗:
標本兼治,多措并舉,三階段分步施策
發布會現場,北京市海淀區教委主任陸云泉介紹了海淀區的治理情況。他表示,2018年教育部等四部委發文后,海淀區迅速成立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分管教育工作的區領導任副組長,成員單位涵蓋14個職能部門及全部29個街鎮,建立了會商和信息報送機制,確立了“全區統籌,依法治理,部門聯動,分類推進,循序漸進,標本兼治”的原則。
陸云泉強調,標本兼治,多措并舉,是取得治理實效的關鍵。一方面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管控。推進非公黨建,做到培訓機構黨組織全覆蓋,有效加強管理。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教學規范管理,注重發揮教科研部門的專業引領作用,委托教師進修學校著手制訂了《中小學學業水平指導意見》,正在研制《考試評價工作指導意見》和《教學進度指導意見》,就“超標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問題明確標準,以便培訓機構對標自查、整改。同時,完善課后三點半管理以及加強科學研究和實踐探索,建立培訓機構監管長效機制。
4月18日,在培訓機構比較集中的5個中心城區采取檢查的方式,廣州市打響了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第一槍,對91所校外培訓機構認真排查和嚴格執法,其中限期整改51所,責令停業整改31所。廣州市教育局局長樊群表示,按照“全面排查摸底-集中力量整治-建立長效機制”三個階段分布施策,計劃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專項治理工作。(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