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5日訊(記者 王曉霞 祝穎麗)今天上午,由教育部新聞辦組織的教育奮進之筆“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在廣東召開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將主題聚焦在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工作上。
成果: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全國各省份全部公布治理方案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目前各地專項治理開展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一是全國31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向社會公布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二是已全面開展摸排,截至5月23日,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128418所。三是各地堅持邊摸排邊整改,截至5月23日,已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明認為,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效果,原因主要三點。
一是思路方向明確,將專項治理的重點聚焦在六類突出問題上。二是步步深入,2月份四部門發布專項治理通知,3月份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4月份督促各地公布了專項治理工作的方案,并且派出了7個督查組分赴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等7個片區開展督察。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比如此次發布會請了廣州市、北京市海淀區、明師教育集團介紹整體的專項治理的情況。
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汪明副主任說道:“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這項工作的推進非常的扎實,我對下一步的工作抱有充分的信心?!?/p>
計劃:做好課后服務,完善配套改革
對接下來的工作,呂玉剛司長認為“校外培訓熱還沒有真正‘退燒’,下一步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治理?!?/p>
呂玉剛提到,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課后服務。將在總結各地開展課后服務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后服務工作的政策措施,堅持學生自愿、公益普惠、成本分擔、合理取酬的原則,指導各地建立健全課后服務保障機制,堅持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導向,推動中小學校普遍開展課后服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度過放學后的自由活動時間。
在回答中國網記者提出的課后服務費用的問題上,呂司長給出的答復是:既有地方政府給予財政補貼方式,又有采取收取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的方式,合理分擔成本,總的原則是課后服務必須堅持自愿無償。
同時,呂玉剛認為解決課后服務問題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讓學校盡最大的努力,將責任擔當起來,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時,各地可結合實際情況,按照自愿原則,積極探索完善收取一定的服務性收費或者是代收費。
除了做好課后服務以外,下一步還將推動完善配套改革。以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為關鍵,統籌解決“吃不飽”“吃不好”兩頭問題。研究制訂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指導意見,加強課程管理,指導學校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規范教學行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俺燥柍院谩?,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