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和省“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部署,按照《貴州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見》(黔委廳字〔2011〕6號)的要求,結合我省老年教育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基礎及發展形勢
?。ㄒ唬┮巹澔A
“十二五”期間,全省老年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笆濉睍r期,全省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從1275所增加到2975所,增加1700所,年均增加340所;學員從134897人增加到309357人,增加174460人,年均增加34892人;老年人入學率從“十一五”期末的2.53%上升到“十二五”期末的6.6%,增長4.07個百分點。示范校創建、遠程老年教育、社區老年教育扎實推進,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各種活動豐富多彩,社會效益日益凸顯。
?。ǘ┌l展形勢
“十三五”時期,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貴州老年人口將突破600萬?,F有的老年教育資源已無法滿足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形勢需要和廣大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熱切期望,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老年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也需亟待改善。要從改善民生的高度和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深刻認識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順應人口老齡化加快趨勢,適應社會發展新要求,滿足廣大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全省老年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strong>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堅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辦學方針,實施“政治建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文化強?!睉鹇?,建立覆蓋城鄉的老年教育體系,努力把老年大學(學校)辦成當代新知識傳播基地、老年教育創新理論的研究基地、中華優秀文化研修基地、老年學員發揮作用的輻射基地,為不斷滿足和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創造良好條件,為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ǘ┗驹瓌t
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奮發有為;堅持以人為本,把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黨政主導、多方參與、社會支持,走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發展路子;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擴大覆蓋面,不斷推進規范化辦學;堅持分類指導,統籌考慮各地經濟發展條件、人口狀況、自然地理狀況、歷史文化等因素,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因地制宜開展老年教育工作;堅持“教、學、樂、為”相統一,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三、目標任務
?。ㄒ唬┨岣呃夏杲逃采w面
老年大學(學校)要盡力適應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擴大辦學規模,到2020年,省、市(自治州)、縣(市、區)三級老年大學常年在校學員容量分別達到10000人、3000人、1500人以上,鄉鎮(街道)要實現普及發展、鞏固提高,全省100%的鄉鎮開辦老年學校。鼓勵老年教育基礎較好的地方率先發展,支持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高等院校開辦老年大學(學校)或分校,積極支持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及社區養老等機構開展老年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場、活動中心、鄉村體育活動場所等社會公共資源,采取聯辦、協辦、辦分校等多種形式,擴大辦學規模。實現全省老年人入學率年均提高0.5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到9%以上的目標。
(二)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各級政府要把老年大學(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地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辦學設施。到2020年,貴州老年大學校舍建筑面積要達到12000平方米以上,市(自治州)老年大學校舍建筑面積要達到3000平方米以上,縣(市、區)老年大學要有獨立的辦學場地,校舍建筑面積要達到1500平方米以上;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要有專用教室,也可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開辦老年教育。積極推廣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推進老年教育教學的現代化。積極爭取社會資金、慈善捐贈支持老年教育事業發展。
(三)深入推進遠程老年教育
積極推進以廣播、電視、互聯網、微信等為載體的遠程老年教育。建立開放、兼容、共享的全省老年教育網絡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各地要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加強遠程老年教育收視點建設,滿足更多的老年人就地就近參加學習。建立“貴州老年教育網”,為各市(自治州)、縣(市、區)的遠程老年教學交流與展示提供平臺。
?。ㄋ模├^續抓好示范校的創建
努力建設一批環境優美、設施良好、制度完善、教學水平高、社會效益好的老年大學示范校。做好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評估及復評工作。到2020年,縣級以上老年大學要基本達到省級老年大學示范校標準。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制訂鄉鎮(街道)、村(社區)老年學校辦學標準并創建示范校。各級老年大學(學校)要以示范校創建為平臺,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管理,提升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各級老年大學(學校)要努力辦成展示當地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窗口。
(五)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以創建和深化老年大學(學校)品牌建設為重點,深入挖掘和提煉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為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學員所普遍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良傳統、價值觀、精神理念,不斷豐富完善發展內涵,將品牌建設逐步延伸到各項工作之中。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到學校領導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縣級以上老年大學要有宗旨鮮明的校訓、校歌、校風等校園文化內容。加強校際交流,積極組織學員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訌娎细刹炕顒雨嚨亟ㄔO和老干部黨建工作
重視老干部學習活動陣地在文化養老中的重要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習和文體活動之中,創新老干部活動載體。全面完成省老干部文體綜合樓改擴建工程,深化全省老干部活動中心創星級活動工作。加強老干部黨組織建設和黨建研究工作,加大老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完成省直單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培訓工作。加強對市(自治州)、縣(市、區)老干部活動中心的建設管理和老干部黨建工作的指導督促。
?。ㄆ撸┘訌娎夏杲逃碚撗芯?/strong>
積極創造條件,推進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與老年教育理論研究,組織課題組對老年教育面臨的新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市(自治州)級以上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老年大學要組織專人抓教學研究工作,縣(市、區)老年大學要建立教研機構,組織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學員結合教學實踐開展理論研究,創辦理論刊物。定期召開理論研討會議,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理論,更好地指導和推動全省老年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ò耍┣袑嵦岣呓逃虒W質量和辦學水平
牢固樹立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思想,堅持學校一切工作都要向教學一線傾斜,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加大教育教學創新力度,完善教學質量評估和考核體系。努力實現課程設置科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安排層次化、教學內容人性化、教學方法靈活化。建立獨具特色的學科體系,各級老年大學(學校)要開設和培育特色課程、精品課程,并突出地方特色,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加強教學和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務實管用的教學、行政管理制度體系,規范學校社團建設,推動學校管理規范化。加強學員黨建工作,發揮學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學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老年教育工作,切實將老年教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去謀劃和推動,將老年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標管理,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獎懲。黨政主要領導要關心老年教育工作,分管領導要履職盡責,幫助協調解決好辦學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黨委組織部門以及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積極為老年教育工作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幫助老年大學(學校)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實質性的支持,保證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有領導、有經費、有陣地、有隊伍。各級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加強對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導,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會議和批示精神,督促檢查本區域內的老年教育工作。
?。ǘ┍U辖涃M投入
要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導作用,拓寬老年教育融資渠道,發展多種融資方式,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的投入機制,加大對老年教育事業的支持力度,將縣以上老年大學辦學經費和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根據需要逐步加大對老年教育工作的投入,確保老年教育工作正常開展,確保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條件履職。
?。ㄈ┘訌婈犖榻ㄔO
加強老年大學(學校)領導班子建設,選好配強學校領導班子。努力培養一支熱愛老年教育事業、守紀律、懂規矩和忠誠、干凈、擔當的優秀老年教育工作干部隊伍。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專兼結合、適應老年人學習需求的教師隊伍。有計劃地對老年教育工作者和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進一步規范縣級以上老年大學機構設置,明確相應機構規格,核定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人員編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鄉(鎮)要明確一名班子成員負責抓老年教育工作,可通過社會購買服務等途徑充實老年學校工作人員。教育、文化等部門要積極為老年大學(學校)提供人才支持。
?。ㄋ模╅_展督促檢查
各級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根據本《規劃》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省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應定期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2020年要對《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