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是指導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對于堅持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召開這次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要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這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走好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沒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依樣畫葫蘆,是不可能辦成功的”。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只有走我們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更多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培養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人,而不是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就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時時處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師生。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青年的未來,就是國家的未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本質上是關系到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在這個立德樹人的大問題上,決不能有任何迷失。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就是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責任培育學生全面客觀把握歷史、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的能力,有責任引領青年學生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走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要從中國文化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培養有中國文化之根、有中國文化底蘊、有中國魂的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在網絡時代,面對新一代的網絡原住民,如果我們培養的一代人,沒有對古老中國大地的人文情感,那么在不太遙遠的將來,我們這個民族還能找到生而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嗎?還能體驗到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嗎?這不僅是個知識傳承的問題,同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站立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吸吮著祖先留下的智慧和文化養分,憑借十幾億人聚合起的磅礴力量,堅定走我們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這個最好的時代,我們應該有這個雄心壯志。(本報評論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