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顯著。高校師生思想狀況主流積極向上,對黨的領導衷心擁護,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信賴,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充滿信心。(12月7日《人民日報》)
高校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一環,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時期,要旗幟鮮明的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當下中國,各種文化和思潮在高校匯聚碰撞,正確的價值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三種觀念”。
要有意識形態的陣地觀念,堅定社會主義教育方向。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場所,是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堅定地把握政治方向,不斷增強肩負的使命感,用社會主義的政治意識引領社會思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高校教師和青年學生,需要深入了解和把握他們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用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不斷引導高校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高校的陣地不去堅守,那么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就會乘虛而入,從而占領本應由我們占領的思想陣地,讓各種錯誤的思潮有了生長的土壤。
要有機制合力的構建觀念,為思想政治工作保駕護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翱酆萌松牡谝涣?圩印?,不單單要依靠高校統合思想教育的教學資源,還要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力量發揮出應有合力作用。只有大家協同作戰,建立起互通互聯的體制機制系統,才能打好這場思想政治領域的硬仗。各級黨委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領導,創造條件和提供支持;高校要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教學管理結合起來,建立有序的教學機制;社會力量要營造濃厚的立德樹人、理想信念氛圍,讓學生能真切到感受到社會的正能量。
要有技術植入的創新觀念,加強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每一個具體的人,所以既要教育人、引導人,也離不開關心人、幫助人,要在潛移默化、日用而不知達到教育效果。在“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代表著最新的、最受歡迎的技術應用,已經成為思想和知識傳播、發酵的重要領域,善于運用互聯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打造理論主陣地和網絡新陣地的統籌的新平臺,要形成網上網下相互呼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程,既要能進行網下說理性教學,也能進行網上圖文式展示,又能進行線上線下的聯合解說。唯有在良性互動當中,雙方才能有效吸收思想內涵和效果反饋,從而取得雙方都滿意的交流。(趙萍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