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大學?大學生活如何過?”“張涵宇、彭于晏在電影《湄公河行動》扮演的中國警察,出入金三角抓捕的電影片段與真實的歷史場景之間,如何進行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的解讀?”……這是近日在上海師范大學本科生思想政治課小班討論課堂上被師生們熱議的問題。小班討論課,一改以往思政課“上課大家聽講座、下課作業抄百度”的陳舊模式,一個小組十多個學生,在專職思政教師、研究生助教和輔導員的引領下,就思政上的教學熱點和焦點問題展開辯論。
上師大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新情況,不斷創新思政課的教學形式,提高教學實效。首先是優化思政理論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實行中班教學、專題報告與小班輔導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中班教學突出主要知識點傳授和基本原理解讀,專題報告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國內外形勢政策和社會熱點,小班輔導則針對理論熱點和難點,結合學生思想實際開展討論。在小班討論中,學校搭建了“教師指導—研究生助教—輔導員參與—本科生討論”的小班討論模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專業的60多名研究生助教以及20多名學院輔導員踴躍參與。趙曉芳老師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小班討論的課堂上,根據動畫專業學生的專業和興趣,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主題?!爸袊耙晞赢嬇d起的原因及其發展歷程?”“中國影視動畫中所體現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什么?”“如何將中國精神融入到未來中國影視動畫的創作中,實現中國故事與中國影視動畫的完美結合?”一個又一個有力的發問,讓學生在不斷地思考中,將思政課堂上的哲學思辨與專業學習的深刻反思緊密聯系起來。
研究生助教賴聰聰在小班討論中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在一起進行小組討論。在電影《摩登時代》片段回放中,激發學生思考“主人公查理見到圓形的紐扣就做出習慣性擰動的動作,反映了資本主義的哪些弊端”。她說,小班討論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度,在激烈的碰撞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研究生助教們在討論課教學中摸索出了“問題導入-有力發問-主題討論-歸納總結”的“四步教學法”,靈活的教學形式讓思政課的授課內容不再枯燥,讓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教師由“主演”變成了“導演”,而大學生們則由“觀眾”變成了“主演”。
今年上半年,上師大成立了思政課改革領導小組,校黨委對思政課的根本定位、基本要求、改革內容、關鍵環節等重要問題均做了明確指示,尤其要求用生動的思政課堂教學對“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這一時代命題作出詮釋。為此,學校還開發建設了思政網絡教學平臺,積極推動以精品課程、教學微視頻、輔導報告等為主要內容的思政理論課網絡課程研發和建設,鼓勵教師運用易班平臺和新媒體技術手段,加強師生線上與線下互動。
在如今的上師大,“大呼隆”一個班級、一個年級甚至跨院系聽講座式的思政課授課方式得到了徹底改變。返璞歸真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正成為思政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