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賽拉開帷幕,人們也自然關注,如此規模的大賽,如何保證公平,真正評出有實力的項目?如何讓大學生的雙創大賽真正成為激活社會創新杠桿?
本次大賽建立了嚴密的評委組織。其中,網評階段評委300位左右,會評評委100位左右,決賽評委90人左右?!按筚愒u選委員會專家由有志于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創投家、企業家、雙創教育專家與學者一道組成,避免項目因行業或種類不同而被‘偏見’,保證各行業類群項目一視同仁?!贝筚惤M委會負責人之一、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說。
大賽的參賽項目還根據項目性質等內容進行創意組、初創組和成長組分類,由非總決賽評審人員負責劃分競賽組別,避免內定現象發生。決賽路演項目在介紹時盡量避免談到學校及指導老師,以防評審“以校取項目”“以人選團隊”現象發生。同時,參與決賽的評委和項目團隊都是在臨賽前通過抽簽決定組別。
本屆大賽自啟動以來,陸續成立了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聯盟、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投融資委員會、中國教育創新校企聯盟、孵化器聯盟等五大相對獨立的聯盟體系。在選取評審委員時,聯盟“混合作用”,分散在不同場地形成渾然一體的評審團隊,相互配合、全方位對項目進行考量。
“創新創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當下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抱負的重要平臺和機遇?!苯逃扛呓趟靖彼鹃L范海林在大賽決賽前夜的領隊會上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讓更多的人通過自我潛力的挖掘,擁有更多上升通道。營造公平公正的雙創評審環境,是大學創客成功走向社會的有效保障?!保ū緢笥浾?李薇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