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周旭
重慶市高度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在落實編制配備、職稱評聘、生活補助等傾斜政策的同時,著力創新教師培養培訓制度,不斷提升鄉村教師素質。
一、創新教師培養制度,確保鄉村教師下得去。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要從師范生培養這個源頭抓起。在國家免費師范生教育為重慶培養近4000人的同時,2013年,我市推進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制度創新,4年來累計招生4500人,生源質量明顯提高。到2017年,每年招生規模達到2000人。這項制度旨在培養熱愛教育事業、自愿選擇師范、基礎知識寬厚、專業技能扎實、綜合素質全面、能夠勝任多門學科的優秀鄉村教師,真正實現“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培養目標。從“定向培養、免費培養、創新培養”三個層面推進改革。堅持本土、本科定位,按需定向、提前錄取、三方簽約。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補助生活費。由市財政按照1.14萬元/生?學年標準予以保障,并適當提高師范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學院等院校牽頭、定向區縣參與、研訓機構、優質學校支持,四方協同培養,效果良好。我們還將幼兒教師培養全面納入高等教育序列,開始招收免費男幼師。
二、完善教師培訓體系,確保教師素質上得來。鄉村學校老年教師、新進教師“兩頭”居多,我們堅持“重心下移、服務鄉村”,大力促進教師發展。一是實施五年一周期360學時培訓制度,每一位鄉村教師集中在區縣以上培訓不少于80學時。二是構建“國培作示范、市培抓重點、區縣保全員、校本重教研”的教師培訓體系,層次清晰,定位明確。三是市級財政每年安排教師培訓經費1億元,區縣按照不低于教師工作總額(含績效工資)1.5%預算培訓經費?!笆濉比袔熍嘟涃M超過13億元,培訓鄉村教師超過20萬人次。四是推進研訓整合,全市38個區縣有28個實現整合,以研促訓、以訓帶研機制不斷完善。五是通過置換脫產、送教下鄉、網絡研修等形式,讓每一位鄉村教師都有機會參與培訓。2015年“國培計劃”項目績效評估,在11個大類項目中,重慶獲得8個全國第一、3個第二的好成績。
三、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確保立德樹人能落實。“立德”首先要“立師德”。一是建立健全學習教育機制。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師德規范作為師范教育和教師職后培訓的組成部分,納入課程內容,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二是建立健全活動引導機制。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以及“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等活動,通過“學、照、查、評、引、懲”等舉措,引導廣大教師關愛學生、保護學生,公正對待學生。三是建立健全宣傳推廣機制。依托新聞媒體開展“我身邊的好老師好學?!毙麄骰顒?,以師德楷模、鄉村教師張宗茂為原型拍攝了教育勵志電影《守望一生》。通過這些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敬業愛生、立德樹人正在巴渝大地形成新的風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