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廳廳長 肖國安
湖南省堅持定向培養、改善待遇、動態核編三管齊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定向培養方面。我省于2006年率先啟動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專項計劃,經過十年努力,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做法。一是實行訂單培養。從一開始,就建立了招生計劃由縣市區提出,招生時考生與培養學校、縣市區政府簽訂培養協議,學生畢業后到簽約學校定期服務的機制,確保招生培養與鄉村教師崗位需求無縫對接。之后,又不斷完善,如去年開始實施“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今年又啟動了面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公費定向培養計劃試點等。二是改革培養模式。構建“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專業方向分流教育+教師教育+全學程實踐教育”的培養模式,切實做到每門課程有試講,畢業實習全程頂崗,培養“一專多能”型鄉村教師。三是保障經費投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分擔、以省為主的培養經費保障體系。根據全省培養的需要,省財政近年已安排6.96億余元,其中2016年1.38億元,比上年新增0.45億元。四是培養成效顯著。全省共招收免費定向師范生3.62萬余名,已畢業1.05萬余名,99%以上的畢業生已到簽約鄉村學校任教。這些學生都是從初高中畢業生中擇優錄取,生源優良,經過系統培養后,綜合素質高、教學效果好,深受學校、學生及家長歡迎。據對2011-2014年畢業的3577名免費生的調查,已有3255人受到縣級以上獎勵,占91%;335人已成為所在學校校級或中層管理骨干。
在改善待遇方面。我省在人均可用財力長期居全國后幾位的情況下,下決心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自2013年5月起,在43個集中連片貧困縣,按學校在自然村寨、村委會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三個檔次,每人每月分別發放700元、500元、300元的鄉村教師津貼,今年又將這一政策覆蓋到省內所有貧困縣,其他縣市區也普遍實施了自己的鄉村教師津貼政策。二是自去年起又落實了每月200-500元的鄉鎮工作補貼,且不得抵扣鄉村教師津貼。三是自2014年起,將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統一納入當地保障性住房建設體系,目前已建成6.7萬套。四是今年8月,省政府對全省鄉村教師工資待遇落實情況開展了專項督查,對落實不到位的縣市區進行通報和問責。鄉村教師津貼政策的實施,使我省鄉村教師最高每月可多拿近1600元的津貼,在湘西瀘溪縣、鳳凰縣等地還出現了高水平教師爭著下鄉村的可喜局面。
在動態核編方面。我省今年啟動了中小學教師重新核編工作。一是嚴格落實國家統一城鄉中小學編制標準政策。二是按照省級統籌、縣管校聘原則,統一按照國家編制標準重新核定教師編制,改變過去有的地方富余、有的地方缺編的狀況。三是對學生數在2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學點,按照教職工與班級比為1.7:1的標準單獨核定基本編制。四是將農村中小學附加編制的比例由3%調整至5%。同時明確今后每3年對各市州編制總量調整一次,解決了有編不補、退而不補的難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