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 做了六年代課教師后,米吉提?馬木提考上了特崗教師,現在他很自豪,是一名正式在編教師,成了學校的骨干教師。
2004年,他從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做過保安,后來回到家鄉——新疆阿克蘇烏什縣亞曼蘇鄉中心小學做了一名代課教師,每月拿500多元工資。2012年,他考上了特崗教師,當年4月,阿克蘇地區306名特崗教師到浙江師范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這是對口援疆的教師培養計劃的一部分。
和他們一起學習的,還有來自國培計劃的中西部地區的農村老師,從2010年起浙江師范大學承擔國培計劃示范性項目和中西部項目 62 個,培養學員 4629 名。
“學習收獲很大?!泵准岣锌卣f,以前上課只有黑板、粉筆、教科書三種教學工具,在浙江師范大學學到了許多前沿的教學方法,最后一個學期,他被安排到了浙江省衢州市最有名的小學——大成小學實習一個學期。
米吉提說,以前都是跟本校老教師學經驗,多少年都沒變化,現在可以和大成學校老師隨時交流,隨時上網下載最新課程資料。
這幾年,他所在的學校變化也很大,這個距離縣城20多公里的小學蓋起了二層教學樓,有了機房、班班通等教學設備,低年級都是小班化教學,學校有7名特崗教師,音樂、體育老師也都齊全。
米吉提說:“現在每天都要學習,思考怎么上好一節課,怎么才能提高自己教學水平?!?/p>
米吉提和他所在學校的變化是近年來中西部農村教師和鄉村學校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計劃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教育。
2006年,國家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特崗計劃),招募合格的高校畢業生擔任特設崗位教師,到西部“兩基”攻堅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2012年,“特崗計劃”已經擴大到中西部地區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
截止2014年,全國共招聘特崗教師43.2萬人,特崗教師工資標準提高到西部2.7萬元,中部2.4萬元,中央財政共安排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資金236.1億元。
9年來,服務期滿留任的特崗教師超過了85%,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不高,數量不足的問題。
為提高農村教師素質,教育部自2010年開始實施“國培計劃”,以中西部農村教師為重點,開展大規模中小學教師專項培訓,五年來,共培訓中小學教師600多萬人次,基本完成了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教師的一輪培訓,大幅提升了農村中小學能力素質,為推進義務均衡發展提供了有力師資保障。
截止去年,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了99.88%和99.53%,小學教師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達到了89.84%,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達到了77.89%。
教師待遇也不斷提高,按照《義務教育法》規定,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得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中小學老師工資納入財政保障的范圍,中央通過一般轉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區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
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在村小和教學點長期從教,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文對連片特困地區義務教育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老師給予生活補助,連續三年中央財政下達補助資金43.9億元,惠及604個縣的94.9萬名鄉村教師,教育部、發改委還開展了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宿舍建設計劃,建成25.3萬套宿舍,建筑面積900萬平方米。
在改善教學條件方面,國家先后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全國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為農村薄弱學校配置圖書、教學實驗設備、音體美器材、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截止2013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656億元,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14年,中央財政又實施了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下撥310億元資金。
在中西部農村許多地區,“最好的建筑在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校園”得到了群眾的公認,截至去年,小學生均校舍建筑面積達到了6.85平方米,初中達到了11.99平方米。
2006年到2013年,全國義務教育經費從3305億增加到12617億元,年均增長21.1%,中西部農村小學、初中生均公用經費達到了600元、800元。
目前,全國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1.1億多名學生的學雜費和書費,為中西部地區約1240萬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僅“十一五”期間,國家安排“兩免一補”資金,相當于全國農民減少支出2300多億元。
營養改善計劃自2011年實施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200億元,已經惠及3181萬余名農村學生,生均每年800元。
為進一步縮小城鄉學校教師差距,教育部提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鼓勵支持優秀教師到鄉村小學任教,目前已有19個省市區開始試點。
鄉村教育條件在得到有效改善后,一些鄉村學校不再緊盯著分數,轉身開始推行素質教育,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
6月25日,在江蘇省泰州市召開的全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現場交流會上,教育部副部長、國家總督學劉利民宣布,截止2014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2.6%,所有適齡兒童不但“有學上”,而且越來越多孩子能夠“上好學”,義務教育進入了鞏固普及成果、全面提升質量、促進均衡發展的新階段。
2012年,教育部開始提出全國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目標和任務,截止今年6月,全國有804個縣區先后通過評估認定。
“義務教育均衡弱在農村,優秀教師到農村學?!虏蝗?,留不住’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眲⒗裉寡?。
在總結成績時,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提到了目前鄉村小學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義務教育鞏固提高任務艱巨繁重,部分地區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力度過大或不夠規范,導致部分學生失學。
經費保障機制有待完善,部分地區農村中小學生均經費標準偏低,特別是寄宿制學校運行成本高,入不敷出,少數地區經費被侵占挪用。尤其中部地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不高,導致中部地區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和均衡水平出現“雙重塌陷”。
農村教師隊伍亟需加強,很多農村中小學缺少體育、音樂、美術、英語及信息技術老師,教師老齡化問題嚴重,教師待遇偏低,骨干教師流失嚴重。
農村教學點仍是農村教育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仍有380萬學生在教學點讀書,教學點缺少老師、教育器材設備,復式教學缺少教材。
為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力量,今年3月,教育部再次下達特崗教師計劃,計劃招聘7萬名特崗教師,優先滿足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進一步提高村小、教學點特崗教師招聘比例,加強體音美、外語、信息技術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