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的規定,從落實國家課程計劃、加強招生管理、禁止亂補課、減少家庭作業量、縮減教輔材料等方面作出嚴格規定,對學生作息時間、課外作業量、考試次數和科目等提出量化標準。舉辦以“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主題的市州、縣市區教育局長暑期研討班,14個市州教育局長遞交整治違規辦學行為責任狀。組織“義務教育階段減負萬里行”活動,重點糾正招生入學、教育教學、作息時間、作業教輔、考試評價等方面的違規行為。
加強重點環節治理。開展亂補課專項治理,制定關于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實施方案等文件,由陽光服務中心統一受理群眾舉報。加強教輔材料使用管理,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教輔材料散濫亂問題專項整治,規定教輔材料選用限年級、限學科、限范圍、限數量、限總額,嚴格執行學生購買教輔材料自愿征訂和無償代購政策。規范中小學生競賽活動,制定中小學生競賽活動管理規定,嚴格規范各類競賽的組織實施,從嚴控制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堅決制止隨意組織學校和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的現象。
創新校外教育實踐。建立省青少年校外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指導全省中小學生校外教育活動。建立七個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每個基地投入3000萬財政資金,建設室內綜合實踐區、室外勞動實踐區、綜合訓練區、生活區等基本功能區,為中小學生開展學工、學農、學軍、生命安全教育等提供場所。利用中央、省級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設126個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081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免費組織學生開展普及性綜合實踐活動,豐富中小學生課外生活。設立“中小學芙蓉創新獎”,面向所有中小學生、科技輔導教師、學校、校外教育機構和業務管理部門設置獎項,鼓勵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強化教育督導評估。制定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方案,開展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和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教育實績督導考核,包含綜合性指標和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五個指標。將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得到有效減輕作為義務教育評估指標中的重要內容,壓緊壓實各地黨政主要領導工作責任,督促受評縣市區進一步落實減負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