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加強和改進思政課建設作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中之重,抓好黨的領導、隊伍建設、課程資源、平臺建設等方面工作,不斷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課建設質量和水平,努力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強化黨的領導,突出思政課關鍵地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將思政課建設列入學校黨委重要議事日程,作為黨委“一把手”工程抓緊抓實,校黨委書記直接聯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定期召開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思政課建設,每年深入學院召開思政課建設現場推進會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若干意見》,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先、優勢、優質的“三優”發展戰略,大力施行“校黨委常委聯系思政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服務聯系學院”的“雙聯制度”指導思政課程建設,整合學校各類資源支持全國重點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舉辦課程思政推進會、課程思政系列專題培訓會、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現場辦公會、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會等,不斷拓展思政課的深度廣度。制定《關于校院兩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辦法》《“黨委抓課堂”實施方案》等制度,校領導和各教學科研單位書記、院長(主任)帶頭講思政課、聽思政課,帶動黨員干部常態化上講臺講思政課、進教室聽思政課,進一步強化思政課關鍵地位。
強化師資支撐,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抓牢思政課教師關鍵隊伍,出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通過“選、育、留、用”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學校全面深化綜合改革重點任務,支持專業課教師、管理干部轉聘思政課教師,積極推進教學名家、研究專家、宣講行家“三家型”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典型示范,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深入開展思政課教師政治能力提升專項培訓,組織參加教育部思政課教師培訓、湖北省思政課教學培訓以及學校思政課教師社會考察、實踐研修、集體備課等“三級培訓”,設立思政課教師教學研究專項,大力提升思政課教師能力素養。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健全教學優先的評價體系,落實思政課教師職稱評聘指標、評聘標準單列。定期開展思政課專職教師任職資格評議,嚴格落實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制定《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優秀教師評選辦法》,按不低于5%的比例評選思政課優秀教師并予以表彰,設立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優先保障思政課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辦公用房,為思政課教師創建更加優質的教學科研環境。
強化特色培育,建設高質量課程資源。持續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課程群建設,建好建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六門必修課,開好講好《習近平經濟思想》等三門選擇性必修課。圍繞“四史”、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等開設模塊化課程,不斷完善思政課課程體系。持續加強思政必修課建設,將所有思政必修課程納入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序列,進行大力支持。舉辦精彩課堂公開課,推行以混合式教學模式為核心的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必修課育人質量。加強思政選修課建設,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方紅色資源、英雄人物故事等,形成以《認識武漢·大國工業》國家級一流課程為代表、具有學校和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選修課體系,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新時代國家改革發展偉大進程,激勵學生主動汲取奮進力量、爭做時代新人。
強化平臺拓展,探索多元化育人途徑。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對課程的聚集、整合和優化作用,講授鮮活案例,突出育人效果。邀請勞動模范等做客“理工大講堂”,挖掘一批經典案例、感人故事,把黨員先鋒模范感人事跡轉化為優質思政資源。堅持思政小課堂和行業大課堂相結合,依托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特色和學科優勢,與相關行業企業共建500余個實踐基地,把思政課堂搬到企業車間和橋梁隧道現場,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感悟相融合,著力培養學生自信自強、挺膺擔當的精神品格。推出“行走的思政課”大學生思政實踐項目,完善“第二課堂成績單”評價體系,引導青年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更好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將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堅持以信息技術賦能思政課建設,設立思政教育教學虛擬體驗中心,推動學校特色思政課進入中國大學慕課等信息化平臺,開展“建設思政課學習和實踐網絡平臺”試點工作,探索打造以沉浸式教學、情景式體驗、參與式感知為特點的思政課教育新模式,構建網絡育人新生態,不斷提升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