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之秋,八桂大地,青春脈動。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正在廣西舉行,伴隨學青會舉行的還有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在競技體育身體與力量碰撞的同時,也為學青會帶來教育和思考的火花。
11月6日到7日,為期兩天的科報會以“服務強國建設 推進新時代青少年和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學術交流、政策對話、案例展示。
這是全國學生運動會和全國青年運動會合并后的首次科報會,在深化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次科報會有哪些亮點?反映出學校體育發展的哪些趨勢?
關注點1 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學校體育
除了往常慣例的學術報告交流,這次科報會特別設置了兩個大會論壇和三個平行論壇,探討社會關心和決策部門關注的青少年健康和學校體育領域的熱難點問題,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學校體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要把體育精神的培育作為學校體育落實立德樹人的重點任務?!敝袊逃茖W研究院副院長于發友認為,在關注體育運動對提高學生體質,解決“小胖墩”“小眼鏡”問題的同時,也應該重視體育運動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
在“體育精神與中華現代文明”大會論壇上,專家學者圍繞學校如何培育體育精神、學校體育對構建中華文明的作用和路徑進行深入探討,為推動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認識。
“從最近5年的體育研究熱詞可以看出,學校體育研究從早期比較宏觀的坐而論道轉向現在以人為本的行動實踐,研究領域越發落在人才培養上?!蔽錆h體育學院期刊社社長萬曉紅認為,這是新修訂的體育法把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后帶來的可喜變化。
在“學校體育學術研究動態與成果轉化”大會論壇上,體育研究期刊的專家學者呼吁,學校體育涌現出許多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踐經驗,體育研究者應下沉到大中小學校,以豐富的實踐調查和案例研究支撐理論創新。
平行論壇是本屆科報會首次安排設置的新環節,分別聚焦“體教融合”“健康第一”“五育并舉”三個重點關注內容展開了深度研討。
“體教融合”如何完善體制機制,學生體能下降趨勢如何遏制,“以體育人”如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走進任一會場,不一會兒,就會聽到這些社會關注、當前政策聚焦的問題被熱烈討論。
閉幕式上,《南寧共識》發布?!赌蠈幑沧R》提出,體育的重大意義日益凸顯;要全面提升體育教學活力,推進課程一體化、內容多樣化、教學個性化、方法智能化,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配齊配強體育師資;要“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讓體育回歸教育,讓教育回歸本源;在全社會掀起重視體育熱潮,建立完善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激勵機制,讓健康第一成為共同堅持的教育理念。
關注點2 匯聚學校體育發展智慧和力量
深化體教融合是首屆學青會的重要任務。作為學青會重要組成部分的科報會也彰顯出“體教融合”的特色。
在組織工作上,與以往科報會由教育部門組織不同,這次大會由教育和體育兩個部門共同舉辦,匯聚整合了教體雙方人員配置、大會組織、條件保障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同時,參會人員也來自教育和體育兩大系統。借助科報會平臺,他們共同探討理論知識、分享實踐經驗,不斷碰撞思想、創新思維。
以往科報會上較少出現的競技體育研究,在這次科報會上也有不少論文入選。在論文征集環節,本次科報會不僅向各級各類體校的教練員征文,還專門設置了學生競技體育研究的選題指南。
“本次科報會涌現出一批體教融合交叉性、高質量研究成果,極大拓寬了體教融合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展現了新時代體教融合發展新面貌?!比珖咝sw育教指委副主任張瑞林說。
比如,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探索的體教融合“一二一”管理模式,即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一個地址,打通招、培、輸路徑,采用運動優先策略統籌學校課程,培養“愛讀書的運動人,愛運動的讀書人”的教育愿景正慢慢實現。
張瑞林認為,本屆科報會是反映新時代體教融合成果、總結新時代體教融合思想、激發新時代體教融合創新的重要窗口,為我國學校和青少年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與力量。
關注點3 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
2020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發布,縱觀本次科報會入選論文,不難發現研究論文緊跟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
比如,“雙減”背景下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體育的有機整合,體育課程思政的路徑策略,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課程改革、體育人才培養、體育教學評價等。
“這些研究聚焦體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體現了一線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意識的增強,也體現了學校體育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的目標導向?!敝袊炭圃后w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說。
除學術論文外,這次科報會還首次新增了案例專題研究。一大批關于課程標準、體育教學設計、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等案例生動形象,如“體育與健康課程一體化建設方案與實施”“學校主題運動會的設計與實施”“小繩子·大健康”等,在科報會上供廣大學校體育教師學習推廣。
在教育數字化深入推進的當下,學校體育數字化發展、VR虛擬技術、學校體育場館智能化建設成為科報會新的討論點。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毛振明切身感受到,“參會的研究者越來越年輕”。他分析,學校教師學歷提升,越來越多普通的基層中小學教師參與進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體育科研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指委副主任鐘秉樞認為,科報會論文成果能推動學校對體育的進一步重視,讓更多體育教師把上課和研究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本報南寧11月7日電 本報記者 歐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