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廣州12月7日電(記者 鄧圩)“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些以前只是在我的考試中出現的名詞、題目,成為活生生的思想吸引了我,給了我營養?!睙釔勐眯械臏蝇B在海外旅行中發現,在與其他國家一些青年的交往中,自己常?!坝欣碚f不出”。一進大學,她就找學長打聽如何盡快掌握“思想工具”。
加入“馬克思主義研修班”。在中山大學,每一位帶著跟湯子珺同樣疑惑的新生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
這個聽起來很嚴肅的研修班已經開辦23年。老師帶領學生深讀的書單有:《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師生在爭辯、碰撞中發現真理所在。從最初的每期35人擴大到近200人,名額總是供不應求,成為中大校園里最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研修班。
青春的校園,多彩的生活,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課題: 當前青年學生面臨“三多”——思想碰撞多,人生夢想多,社會誘惑多,在此情況下,如何筑牢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青年學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廣東省委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省委宣傳部組織高校專家學者加強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結合廣東實際生動論證和有力闡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增強高校師生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對廣東高校提出要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融入廣東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融入教育科研、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增強高校師生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切實做到真學真懂真信?!?/p>
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每學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度,到現在,共有1100多人次上課。在課上,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說,“話語體系的建立是自信來源,建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己的話語體系是大學的責任?!?/p>
在廣東高校,無論是思政課老師,還是專業課老師,正形成一種共識——教書與育人、立德與樹人融為一體。
帶著教學創新的思路,華南師大每門思政課都有社會實踐、興趣小組和主題調研?!耙环矫嬉寣W生愛聽,另一方面不能遷就學生,大學應該通過理性的思考,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思考水準,太娛樂化就庸俗化了?!比A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說。
“大學其實就是要形成一個好的生態?!比A南師大校長劉鳴說,思想政治教育實際上就是從課堂上、組織上和體制上形成一種生態體系,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們的成長。
“你要在他們玩兒的地方跟他們玩?!比A南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趙淦森說得更通俗。
在華南師大,官微 “晚安華師”“紫荊青年” 擁有2萬多粉絲,天天刷爆朋友圈。趙淦森負責的華南師大“青網計劃”工作坊,用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將傳統枯燥乏味的“說教”變成時尚親近的“微產品”,與全校80多個公號形成強大的“微矩陣”,是學?!盎ヂ摼W+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華南師大有檔校園網絡電視訪談節目叫“青春演播廳”,青年教師在這里和學生們探討人生與夢想。每一期主題都由全校學生海選產生,最近一期選出的主題是:“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這也是千千萬萬高校學子的心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