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繆志聰 柴葳)江蘇省南京市秦淮第二實驗小學是秦淮區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的配套小學,由原來兩所薄弱小學合并新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全校學生一半以上。近日,記者走進學校,精心打造的操場、高品位的綠化園林、數字化教室、全天候實時錄像系統等充滿了教育現代化氣息,絲毫不比同區的任何小學差。
江蘇在全國較早建立省轄市和縣級政府教育投入公告制度,定期發布全省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比情況,保證相關教育投入的法定要求落到實處,一大批像秦淮二實小這樣的新建校、好學校拔地而起。
“圍繞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江蘇努力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苯K省教育廳廳長沈健介紹說,2014年全省地方教育經費總投入首破2000億元,達到2080.09億元,位居全國第二,與“十二五”之初相比增幅近60%。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總量達1671.68億元,與“十二五”之初相比增幅超80%,財政性教育經費占總投入比例也提至80.37%。
沈健表示,江蘇在教育經費總量增大的同時,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各類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全國率先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生均財政撥款機制。江蘇逐年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尤其是我國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以后,江蘇從2007年每生每年小學230元、初中350元逐步提高到2015年的小學700元、初中1000元;省屬高校生均財政撥款基準定額實現“五連增”,從2010年的4800元,穩定增長到2015年的10800元。與此同時,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也實現零的突破。
2080.09億元的教育經費怎么來、怎么用?“可以用兩個4/5和兩個1/2來概括?!鄙蚪〗忉屨f,一是4/5的教育經費來自財政性教育經費,去年全省財政性教育經費占總投入的比例為80.37%;二是4/5的財政性教育經費由市縣政府投入,去年全省財政性教育經費中80%以上來自市縣政府投入,省級教育支出約占14%。全省1/2以上財政性教育經費用于義務教育,去年達56%;1/2以上財政性教育經費用于教師工資和學校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鄙蚪”硎?,為了用好這些錢,近年來江蘇強化對重點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并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經費安排的主要依據。每個教育經費項目完成后都必須進行績效自評價,撰寫績效自評價報告,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從中抽取幾個項目進行再評價,“對經費使用績效顯著的學校,在安排下一年度經費時予以獎勵,并在新增項目上給予傾斜”。
此外,江蘇還建立了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制度上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全省1233萬名各級各類教育學生中,有720萬名學生享免費教育政策,有130萬名學生享受國家各類助學金。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對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共發放獎助學金41.72億元,其中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資金下達26.78億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