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萬名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讓今年的就業競爭尤其激烈。然而,在一片寒流之中,職校畢業生卻成為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就業率形勢向好,且薪酬有所提高。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達90.4%,初次就業率僅次于“985”高校。全國中職畢業生就業率近幾年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
職業院校就業為何“風景這邊獨好”?記者日前走訪了數位業內人士,解析職教熱現象背后的原因。
就業:職校生成為“香餑餑”
今年,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很“愁嫁”。小俞是浙江某高校經濟管理專業2013屆的本科畢業生。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投簡歷、面試之后,她至今仍未得到一張“offer”(合約)?!鞍嗬餂]簽約的占40%,找工作實在太難了?!?/P>
浙江省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的判斷印證了小俞的話:“全省高校應屆畢業生簽約率估計比去年要低6到7個百分點?!?/P>
浙江大學生就業難并非個別現象。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全國多個省份早在四五月份就召開了高校就業工作會,要求有關部門想辦法促進就業。
在寒流之中,職校生就業卻呈現出紅火景象。江蘇張家港職教中心校校長孫偉宏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戰勝了這場就業危機?!痹撔=衲昃蜆I率全線飄紅:全校1394名畢業生,511名升學,落實就業崗位868人,就業率達98.3%。
無獨有偶,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已經連續3年就業率超過98%。在空客訂單班、大火箭訂單班中,學生在畢業前一年就100%被大企業預定,在校生實現了“沒畢業,已就業”。
有專家預測,未來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將更受市場青睞,就業率還會提升?!拔覈?000多萬技術工人,其中高級工僅占5%,與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遠,無法滿足巨大的社會需求。我國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以兩位數遞增?!?/P>
一冷一熱之間,讓原本被社會冷落的職校出現“回暖”跡象,備受關注。
羨慕:專業對路薪酬提高
令職校生欣慰且自豪的,不僅僅是高就業率,更因為在就業寒潮下,他們的薪酬還有所提高。
湖北天宇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晶晶舉例說,2010年前后湖北省建筑類高職畢業生的工資為2000元至3000元,現在有些學生能拿到6000元至7000元,翻了一番還要多,除了物價及最低薪金上漲等因素外,專業符合市場需求、本身素質過硬是重要原因,“報到就能干活,幾乎不需要再培訓”。
一些偏門專業,近萬元的月薪更讓人眼饞。青島海洋高級技工學校的工程潛水專業獨此一家,大學也找不到這樣的人才。該校老師介紹:“這個專業培養成本高,每年只有20名畢業生,企業拿出10萬元年薪也招不到人?!?
據第三方調查顯示,2012屆職教畢業生的起薪水平比2010屆的起薪水平高了三分之一。高職畢業生3年以后的薪酬水平比3年前增長了120%。
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主任丁躍華分析說:“一邊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邊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說到底,是學校的培養模式出了問題?!苯鼛啄?,有色行業的采礦、勘探、選址等主要崗位一直是供大于求,招不來學生。此時,職業院校主動和企業對接,開設訂單班,受到企業熱烈歡迎。
現在,職校生愁的是,如何在兩三個工作中挑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為了吸引職校生在當地就業,天津出臺新規,畢業2年內與天津企業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外地生源畢業生可自愿申請落戶。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小張說:“入學時,一些同學因自己是職校生感到自卑,現在看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矣辛继锶f頃,不如技能在身’,我選職教是走對了路?!?/P>
背后:打鐵就要自身硬
如今火熱的職業教育也曾走過一段尷尬之路,招生難、辦學難、就業難曾是許多職教人的心頭之痛。從冷到熱,從失意到突破困境,職教完成了一次艱難轉身。
“主要靠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教師教學到實訓基地建設,變化翻天覆地?!痹谖錆h市儀表電子學校校長鄧國平看來,苦練內功是職教發展的必經之路?!奥毥探處煵荒軓臅镜綍?,要到企業學本事,教給學生真功夫?!?/P>
“圍繞當地支柱產業發展要求,整合資源,設置適銷對路的專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點?!敝械侣殬I技術學院航空航天與汽車學院院長李文說,學院主動分析市場,根據當地打造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大力發展相關專業,現在學生供不應求。
“原來,各職校眼睛向上盯高考,一心想著多考出幾個大學生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得不到企業的認可,最后職業教育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焙笔÷殬I技術教育研究中心朱圣芳分析說,“現在,職業院校以市場論英雄,學生就業好了,生源就好了,職教發展也有希望了?!?/P>
“經過幾年的努力,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在黑板上學汽車的情況現在幾乎沒有了?!苯逃柯毘伤舅鹃L葛道凱說,“改革讓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發展之路,在與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中,培養出受歡迎的學生?!保ū緢笥浾?張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