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頒布實施3周年。3年來,從黨中央、國務院,到中央各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學校,綱要引領著新時期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異地高考方案從無到有,這是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義務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85%的入學率到100%的入學率,這是教育普及的重大突破;4%的目標從上世紀90年代首次提出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財政予以堅決保障,這是優先發展教育的重大突破……
社會資金加快進入民辦教育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綱要頒布3年來,共有涉及民辦教育的改革試點項目11項,包括上海、江蘇、福建、江西等在內的多地在完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改革,初步形成了一些推進民辦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
據介紹,經過近3年探索,民辦教育局部發展環境明顯改善,一些制度瓶頸得以破解。通過試點,上海、福建、云南、寧夏、江西、廣東深圳等地均建立或擴充了民辦教育政府專項資金;上海、深圳較好實現了民辦學校師生與公辦學校師生的公平待遇。通過試點,社會資金加速進入民辦教育領域。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參與試點的10個地區,民辦學校資產增長了近300億元。
“當前民辦教育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建議賦予試點單位一些特殊權限及支持政策,將試點工作引向深入?!苯逃肯嚓P負責人強調,下一步,要著力從源頭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建議盡快修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同時,考慮到法律法規修訂程序復雜、周期較長,建議先期提請國務院出臺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深化改革提供支持。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效顯著
據介紹,3年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共有82個試點項目,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19所高校參與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3年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同時推進。據介紹, 目前已確定194所高校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高校,共涉及824個本科專業點,各方面投入經費達26億元。目前,教育部設立了62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研究生培養模式也進行了深入改革,旨在提高學術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能力。據介紹,經過3年的改革實踐,試點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近兩年來,在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已有300余名學生進入校企合作教學實踐基地和大學生創新實驗室。
“下一步,在拔尖人才培養方面,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支持試點單位在學生招錄選拔上加大力度改革,以高考制度改革為抓手,推動高中和大學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苯逃肯嚓P負責人強調。
學前到研究生教育資助體系形成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3年來,國家及各級政府對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隨之而來的是辦學條件的較大改善、生均經費的較大提高。
據了解,僅綱要頒布頭兩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連續兩次上調,1568萬名學生受益;普通高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從原來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惠及43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20%。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3年來,一項項關乎教育公平的新政先后出臺: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將使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高10個百分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生每天補助3元,直接受益學生約2600萬人;研究生獎勵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完整體系的形成。
3年來,高考改革也穩步推進,湖南省將普通高校招收中職畢業生技能操作考試范圍從機械類擴展到電子類、計算機類專業;浙江省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招生考試辦法,推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改革,人們從多樣化的改革視野中看到了變革的力量。(記者 趙婀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