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在進行服裝立體裁剪。(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中職生月薪最低3000元、高職生月薪最低5000元,有的單位還開出月薪7000元的“起步價”……在近日舉辦的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參賽選手招聘會上,64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爭搶職校生,就業薪金甚至超過不少博士生。
數據顯示,我國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院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達到90%以上,在“史上最難就業年”的2013年,這一現象引起多方關注。職業教育為何如此“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或許能提供答案。
——編者
賽項設置緊跟產業結構升級和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學生培養對接行業標準
身著草綠色作訓服的高職選手,專注地拆裝飛機發動機,隊友之間配合默契,很少說話。這個項目叫“飛機發動機拆裝檢測與維護”,學生們要像外科醫生做手術一樣,在6個小時內精準、規范拆卸并安裝飛機發動機。這是日前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現場的一幕。
職業技能大賽的賽項設置緊跟產業結構升級和國家產業發展戰略,比賽內容直接與行業標準和企業技術發展水平“接軌”?!敖衲?00個賽項中,涉及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的分別為10%、40%、50%,與我國當前產業結構基本吻合;今年新增的26個賽項中,85%涉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苯逃柯殬I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介紹。
“技能大賽也是西部崛起的一個展示窗口?!碧旖蚴薪逃瘑T會副主任劉欣曾目睹這樣一個場景:2008年,數控機床比賽現場,來自西部某省的學生,竟在賽場直愣愣地站了兩小時!原來,在家鄉只有手動機床,他們從來沒見過數控機床這么“先進”的東西。那一年,他們交了白卷??蓛H僅一年后,這個省份的參賽學生竟然取得了驕人成績。
“這不但說明了學生努力,也說明西部經濟在發展,數控機床有了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引領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反過來,職業教育也為現代經濟提供人才支撐?!眲⑿勒f。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3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完善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此次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賽項由行業牽頭,近九成競賽內容根據行業標準和企業技術規范來設計。
“現在,我們都從大賽上找標準、找水平,把大賽的標準變成講課的標準,培養出來的學生直接與行業標準對接,上手特別快!”山東淄博工業學校研發中心主任索亞敏說道,“即便拿不到獎項,也不虛此行,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開闊了眼界,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P>
目前,59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組建,基本覆蓋各行業門類,匯集各方專家3100人,其中來自行業企業的專家占21%,形成行業指導職業教育的有力載體。
各地探索中高職銜接,讓中職擺脫“斷頭教育”的尷尬境地
“老師,我們來上學就是想拿個文憑?!鄙綎|魯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霍文祥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走進教室時,打打鬧鬧的學生遲遲不肯安靜下來,有人這樣“誠懇”地告訴他?;粑南樾睦锖茈y過,這些孩子怎么就僅僅滿足于“拿個文憑”呢?
在中高職銜接的教育改革中,霍文祥看到希望?!爸新殹迸c“高職”,一字之差,性質不同。前者是高中教育的組成部分,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后者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重點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按道理,高職生源應當以中職畢業生為主,但是,由于培養模式、課程銜接、招考制度等“脫節”,高職生源逐漸偏移為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陷入“斷頭教育”的尷尬境地。
怎么辦?廣東、上海、山東等地做出了探索,著力推動中高職銜接。
在廣東,選取機械設計制造、機電、汽車等19個專業,開展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試點,即學生在中職學3年、在高職學兩年,可以取得??飘厴I證書和高級職業資格證書。除此之外,廣東正在著手建立中高職一體化的質量評價制度。
在上海,啟動了“中高職教育貫通培養模式試點”,開展一體化課程改革,開發一體化教材,實行彈性學制的中高職銜接培養。學生在完成3年的中職學業后,經面試直升高職院校,實現學制上的銜接、專業大類上的對口,并推動中職、高職課程的有效融通。
在山東,推動中職、高職、本科學校實施專業接續、課程銜接、學分認可的聯合培養模式,允許初中畢業生兼報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并建立“知識+技能”的春季招生考試制度,重點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擴大高等學校招收職校生的比重。
“目前,我國正以中高職銜接為切入點,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銜接的10項具體任務已經規劃,即招生與考試制度、課程和教材體系、專業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模式、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的緊密銜接?!备鸬绖P說。
用人單位爭搶大賽獲獎選手,就業率達99.33%
單增家住西藏日喀則地區,因為沒有考上高中,15歲那年便去給人看孩子,一干就是6年。是農牧民子女免費到內地西藏班就讀的好政策,改變了單增的命運?,F在,他在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就讀。
像單增一樣,自從國家2010年、2011年啟動內地西藏、新疆中職班,已經有約1.5萬名民族地區、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學生,用讀書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舉辦以來,大賽獲獎選手一直是用人單位爭搶的對象,就業率達到99.33%,一大批大賽獲獎選手成長為企業網絡建設工程師、銷售經理、首席化妝師、廠長、培訓部長等各行各業的精英。就像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所說:“我們就應該建設真正有內涵的職業教育?!?/P>
現在就職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孟慶津,就是在2008年全國職業技能比賽中,被用人單位“盯上”的好苗子。短短幾年間,孟慶津就實現“三級跳”,拿到了技師資格,走完了普通技術工人15年才能完成的道路?!按筚惈@獎選手能力強、上手快,肯干務實,我們求賢若渴?!敝袊こ涛锢硌芯吭簷C械制造工藝研究所人事教育部規劃教育處副處長李科說。
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與大賽同期舉行,就在去年,80%的展洽會作品都通過校企合作轉化為市場商品,職業院校還與企業進行了350項洽談,涉及金額近億元。今年,大賽舉辦地天津,還對獲獎選手送上政策優惠,高職組二等獎以上選手可在當年辦理戶籍進津手續,三等獎選手在津工作兩年后可辦理戶籍進津手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