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弦歌不絕,岳麓書院一直以其卓爾不群的文化特征閃耀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重新闡釋了“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古訓,這對我們青年學生是勉勵,更是期待。在新時代,如何傳承這份厚重的歷史文化,探索前沿科學的無限可能?這是我深思的問題,也是我必將扛起的職責。
薪火相傳,致知力行。在我小時候,畢業于湖南大學的祖父、祖母就常常給我講述岳麓書院的文化精神,讓我了解了毛澤東、蔡和森等推動民族進步的岳麓巨子。深入感知湖湘文化,也讓我萌生了求學于斯的理想。他們還用《岳麓書院學規》指導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后來,我圓夢湖大,在岳麓山下完成了本科學位并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在學校思政課老師的鼓勵下,大學暑假期間,我深入湘西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帶隊老師用專業知識給困難群眾帶去了脫貧致富的新想法。我用微電影記錄下這一幕幕感人瞬間,展現脫貧攻堅奮斗者的故事,并參加了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課”展示活動。
敢為人先,砥礪攻堅。進入大學后,祖母時常會和我講述她在學校最美妙的回憶——開展有機化學實驗的點點滴滴,鼓勵我在科研上敢于創新,在實驗中嚴謹慎微。她用老一輩湖大人的精神激勵著我,堅定了我從事科學研究的決心?,F在,我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致力于縮短半導體器件制程、提升半導體器件性能,延續指導集成電路發展的摩爾定律。目前,我的研究成果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并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了學術文章。我深知,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我將始終如一努力學習、投身科研,為早日突破制約國產芯片領域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而奮斗。
在岳麓書院這片文化沃土上,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托,不負青春、不負時代,努力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突破關鍵科學技術的攀登者。(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龍軍 王斯敏 陳之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