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陜西是地處西部地區的經濟欠發達省份,貧困縣數量居于全國前列,鄉村教育發展滯后是制約全省城鄉教育一體化、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主要因素。對此,近年來,陜西省把發展鄉村教育作為重中之重,把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關鍵環節來抓,整體部署,全面推進,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鄉村教師政策用足用活,落實到位,打好“組合拳”,取得新成效。
陜西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路是:通過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涵養教師熱愛鄉村教育的情懷;通過挖潛現有編制、優化隊伍結構保證鄉村教師數量充足;通過實施“以德為先、骨干帶動、全員提升”的強師計劃促進鄉村教師素質優良;通過用好中央扶持政策、建立鄉村骨干隊伍、探索鄉村教師幫扶制度激發鄉村教師隊伍的活力,讓鄉村教師下得去、教得好、看得遠、留得住。
一是創新資源配置,確保鄉村教師“下得去”。近年來,陜西省堅持存量挖潛,靈活用好現有編制,優先用于中小學教師補充,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和規模,鼓勵引導公費師范生到鄉村學校任教,在特崗計劃和事業單位招教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體音美學科教師補充,到2021年底全面解決鄉村學校體音美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不斷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指導市縣做好“縣管校聘”,采取走教、支教、交流輪崗等多種形式,盤活師資,確保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偏遠鄉村學校能夠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相關課程;持續用好“三區人才”教師專項計劃、優秀鄉村青年教師獎勵培養計劃和銀齡計劃等中央扶持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教育人才資源優勢,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
二是強化骨干引領,力求鄉村教師“教得好”。積極發揮省市縣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鄉村首席教師和教育部領航名師、名校園長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骨干教師聯合教研、名師+研修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送教幫扶,助力扶智扶志。廣大鄉村教師足不出校(縣)就可與名師和專家面對面交流,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一大批鄉村教師走上專業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提升“國培”實效,幫助鄉村教師“看得遠”。陜西省科學設置國培計劃和省培項目,80%用于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實現貧困縣區鄉村教師全覆蓋。通過“國培”項目區縣教師發展中心、鄉村教師培訓團隊、實習實訓基地和網絡平臺“四大建設”,為縣域鄉村教師培訓和專業提升的常態化提供有力保障;通過名師送教、名校浸入、名點示范“三名示范”,精準發揮國培項目“育種子、探路子、打模子”作用,使廣大鄉村教師身在鄉村,放眼世界,開闊國際視野,更新教育理念,有效提升鄉村學校研修品質和鄉村教師專業能力。
四是加強政策激勵,努力實現鄉村教師“留得住”。陜西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解決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切實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積極營造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強力督辦,2019年全省落實資金7.31億元,全面解決特崗教師工資待遇,并建立特崗教師工資待遇“年年清”機制,確保特崗教師享受當地同等條件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按照中央部署,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牽頭,省教育廳、人社廳、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強力督辦,于今年7月底在全省107個縣(區)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合法權益;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從43個集中連片特困縣,于2019年擴大到所有貧困縣,計劃擴大到所有107個縣(區),實現全省鄉村教師全覆蓋;落實職稱評審傾斜政策,對長期扎根鄉村學校的中小學教師,突出教學研究實績,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要求;落實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兩年一表彰,頒發榮譽證書,組織鄉村教師療休養,不斷激發鄉村教師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
鄉村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是基礎教育的“短板”,在教育現代化的推進過程中,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必須面對現實困難和問題,比如教師隊伍數量、質量和增量都還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收入偏低,崗位吸引力不強,義務教育體音美教師的結構性短缺,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嚴重不足,數量短缺;農村優秀教師不足且流失嚴重,師德失范現象時有發生;教師管理體制機制不夠順暢等,需要攻堅克難,破解難題。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建設高素質鄉村教師隊伍,是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要務。教育部及時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從激發活力、優化結構、人才培養、關心生活、提高地位等多個方面出臺具體政策,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打了“強心針”,吃了“定心丸”,做出“暖心事”,對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抓好《意見》的落實,需要把中央的政策與陜西的實際相結合,聚焦突出問題,抓住關鍵環節,扎實推進改革,為全面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出不懈努力。
一是實施強師計劃,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兑庖姟诽岢鐾ㄟ^加強培養培訓提高鄉村教師質量,還要“培育鄉村教育帶頭人”,我們結合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實施師范教育振興計劃,重點為鄉村學校培養小學全科教師、初中短缺學科教師和幼兒園教師;推進實施陜西省新一輪中小學“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造就十萬名骨干教師隊伍;推進中小學“兩級兩類”骨干校(園)長培養計劃,造就數千名骨干校(園)長隊伍;實施“卓越校長領航計劃”和“三秦名師領軍計劃”,打造一批陜西教育領航領軍人才,積極培育骨干,帶動全員提升;著力為鄉村骨干教師名校訪學、高端研修、跟崗實踐、域外交流、學歷提升等創造條件;實施全員素質提升計劃,確保每位教師每五年不少于360學時全員培訓;鼓勵各地采取多種措施引導優秀校(園)長和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通過送教下鄉、城鄉結對、跨校交流和網絡研修等形式,全面提升鄉村教師的能力和素質。
二是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兑庖姟诽岢觥皠撔峦跐摼幹乒芾?,提高鄉村學校教師編制的使用效益”,要求我們繼續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盡快完成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核定工作,探索建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在設區市市域內調劑機制,對事業編制超編滿編的縣(區、市)在市域范圍內調劑解決;深化中小學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鼓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逐步壓縮非教學人員編制;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關心鄉村教師生活,在培養培訓、骨干選拔、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繼續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優化鄉村教師發展環境,加快鄉村教師成長步伐。
三是完善待遇保障,全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兑庖姟返囊粋€突出特點是對鄉村教師的生活和成長高度關注,從提高社會地位、提高生活待遇、完善榮譽制度,以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針對我省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偏低、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強的實際,從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和教師社會地位等方面,重點就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在全省逐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進一步明確改革目標任務;加快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繼續落實鄉村教師療休養制度;定期評選“鄉村教師突出貢獻獎”,激發廣大教師從事鄉村教育的熱情核活力。
中央關于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于抓好落實。我們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教育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擴寬工作思路,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確保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為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助力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兾魇〗逃龔d副廳長 王海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