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雖至,暑熱未消。汽車沿著蜿蜒山道行駛,來到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長山村。茶田步道環山而現,獼猴桃果香撲面而來,嵌在壟上的紅字立牌“中南大學蔬菜直供基地”靜靜立在陽光下。
長山村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364戶13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7戶426人。2018年中南大學新一屆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后,在山間地頭跑了3個月,針對長山村山多地少、氣候濕潤、土壤富硒的特點,摸索出了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子——山上苦茶,山下果蔬。
貧瘠山坡變生態茶園
2014年中南大學扶貧工作隊進駐長山村后,把完善長山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突破口,通過幾年的幫扶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用水難等突出問題,為后續產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產業是脫貧的關鍵,長山村要脫貧就必須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敝心洗髮W駐江華扶貧工作隊隊長,江華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國棟到任不久便明確了工作重點。2018年到村后,中南大學駐長山村第一書記周飛就一直在探索如何結合長山村村情找準新的發展突破口,使扶貧工作既吹糠見米,又久久為功。
苦茶又名高腳茶,主要產于瑤族聚居的南嶺山脈,是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特產。江華苦茶茶味濃郁、香氣高長、飲后有回甘,其茶多酚含量為省內茶葉之冠。
目前,長山村共有600多畝茶場,茶園里青翠的茶樹沿著綿延起伏的山勢匯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而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灌木叢生的貧瘠山坡。
2019年,中南大學投入幫扶資金280萬元,建立了中南大學長山村江華苦茶生態種植示范園。茶園以合作社為載體,通過吸納貧困戶參與勞動務工、土地產權流轉等形式,帶動周邊貧困戶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
目前,茶園流轉88戶村民土地,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8戶,參與務工的貧困戶達30多戶。60歲的貧困戶李仁秀在茶園里工作,既能掙錢又能顧家,一個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令她很滿意。
為了進一步提高江華苦茶的知名度,扶貧隊員找到茶業方面的專家,對長山村的生態苦茶進行專門包裝設計,并申請注冊了“瑤韻長山紅”苦茶品牌,目前第一批少量試生產的“瑤韻長山紅”生態苦茶已經銷往長沙,并收獲良好口碑。
小小獼猴桃承載致富夢想
如今長山村正按照產業生態化、茶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思路,全力做好茶旅融合文章,打造長山村茶旅融合示范點。
在山下,長山村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里,一米多高的藤架上掛滿了黃棕棕、毛茸茸的獼猴桃。果園中時不時會遇到前來采摘獼猴桃的游客。
“這是我們的紅心獼猴桃。長山村總共種植了180畝獼猴桃,主要品種為紅心獼猴桃和少量的黃心獼猴桃,紅心獼猴桃相對普通獼猴桃,果形個頭較小,果重70克到130克之間,香氣濃郁、口感清甜、酸度低,富含維C。優質的大果市場每斤可賣10—12元,今年的第一批兩萬多斤大果已經賣完?!遍L山村村支書吳唐平專業地介紹道。
中南大學扶貧工作隊隊員陸寶春表示,上半年受倒春寒影響,今年的掛果率僅為去年的三成,目前長山村的獼猴桃園尚未進入豐產期,預計進入豐產期后每年獼猴桃產量可達6萬—8萬斤,產值近60萬元。
2018年以來,為加快長山村脫貧致富步伐,中南大學扶貧工作隊牽線搭橋,引導村民流轉土地180畝,與江華新三農綠色農業產品貿易有限公司合作種植紅心獼猴桃。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村民們不僅能夠在果園里務工獲得收入,還能夠通過入股分紅。如今小小的獼猴桃,承載著長山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夢想。
“以購代捐”開辟綠色通道
種植結構不優、缺乏龍頭帶動、經濟效益低下,一直是制約著長山村農業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為推動長山村農業結構調整,張國棟帶領扶貧工作隊引入江華瑤族自治縣鳳尾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建立了200畝中南大學蔬菜種植基地。中南大學通過“以購代捐”消費扶貧模式,定點采購江華優質農副產品,也為長山村的優質蔬菜進入高校校園開辟了綠色通道。
目前,蔬菜基地每年可為長山村帶來5個固定就業崗位和70多個臨時就業崗位。貧困戶吳觀華算了一筆賬,自己在蔬菜基地干活,主要負責澆水、鋤地、施肥等日常事務,每天可以掙到70元,一個月下來就可以掙到2000多元。
2020年長山村107戶426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1746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1676元。今年8月,長山村順利通過了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成為貧困群眾的普遍心聲。(陽錫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