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 侯克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40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绷暯娇倳浀闹v話不僅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光輝歷程的回顧,也是對中國兒童電影四十年工作的概括總結?;仡檭和娪鞍l展歷程,展望新時代影視教育工作前景,我們兒童電影工作者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一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兒童電影工作是在百廢待興的艱難局面中奮力崛起的。1981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兩次召開兒童和少年工作座談會,提出全黨、全社會都要重視兒童和少年的健康成長,要求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把下一代培養好,使共產主義事業后繼有人,代代相傳。1981年6月,北京兒童電影制片廠應運而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于藍同志擔任首任廠長,帶領一批關心兒童事業的電影工作者,開啟了新時期兒童電影事業的探索之路。1987年3月,北京兒童電影制片廠更名為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1981年至2000年間,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獨立創作了88部影片(含兩部短片),其中《少年彭德懷》《人之初》《霹靂貝貝》《我的九月》《大氣層消失》等眾多作品成為中國兒童電影經典,不僅延續了中國兒童電影創作傳統,還在兒童戲曲片、兒童科幻片等方面有探索性貢獻。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全國共攝制了900余部兒童片,很多都受到了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
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于1984年成立,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電影、教育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學會開展了廣泛的兒童電影學術交流活動。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創立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3屆,共計展映來自46個國家的390部優秀兒童影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兒童電影盛會。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于藍同志帶領兒童電影工作者,拓展工作領域,由拍電影向兒童電影發行放映和影視教育領域延伸。199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由當時教育部、廣電部和文化部組成的跨部委工作機制“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工作協調委員會”,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作為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為優秀愛國主義電影進校園、推進全國影視教育做了大量工作?!皡f委會”至今已經向全國中小學推薦38批次共471部優秀影片,20多年來,這些推薦片的播放對中小學影視教育起到了關鍵作用?!皡f委會”于2003年和2012年在上海和西安兩次召開經驗交流現場會,促進了全國影視教育健康發展。
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國務院教育、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共同推薦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并采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費觀看,由所在學校組織安排?!眱和娪肮ぷ鬟M入法制化階段。
二
回顧四十年兒童電影工作,幾個重要經驗值得高度重視。
首先,兒童電影關乎下一代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未來前途,必須高度重視。四十年來,兒童電影工作的每一個進步發展,都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黨中央、國務院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高度,多次對兒童電影和影視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黨和國家的幾代領導人都曾親自關心指導兒童電影工作。只有堅持黨對兒童電影工作的領導,始終把兒童電影工作當作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政府、學校、企業、社會齊抓共管,兒童電影工作才能取得重大突破。從2002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電影局始終堅持對優秀兒童片創作的鼓勵支持政策。2004年2月,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頒布《關于資助兒童題材、農村題材影片的實施細則》,規定每年計劃資助優秀兒童影片10部,每部40~80萬,有力促進了兒童電影的發展。
其次,必須堅持德育為先原則,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兒童電影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從小培養“紅色基因”,確保社會主義事業代代相傳,這是兒童電影創作的頭等大事。四十年來,中國電影人拍攝了《少年彭德懷》、《我的法蘭西歲月》(鄧小平青少年時期故事)、《少年鄧恩銘》、《風雨故園》(魯迅少年故事)、《少年雷鋒》、《孫文少年行》、《人之初》(聶耳少年故事)、《星?!罚ㄙ呛I倌旯适拢┑纫淮笈m合少年兒童觀看的革命先烈故事,為中小學開展德育教育提供了豐富素材。
再次,藝術質量是兒童電影的靈魂,兒童電影工作者必須以美育工作為己任,堅持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藝術審美趣味,努力把電影藝術精品奉獻給孩子們。電影是視聽藝術,是廣大少年兒童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兒童電影工作者必須奉獻精品力作,才能達到用電影藝術形式開展美育工作的作用。四十年來,中國兒童電影人積極發揮創作潛能,拍攝的《霹靂貝貝》《我和我的同學們》《豆蔻年華》《哦,香雪》《普萊維梯徹徹公司》《大氣層消失》《我的九月》《天籟夢想》《旋風女隊》等優秀兒童片,不僅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在國際上也獲得多項大獎,為中國電影爭得了榮譽。
最后,兒童電影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我們處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接受方式也在不斷更新。少年兒童是個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體,兒童電影的藝術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是藝術內容形式的創新,只有新穎的故事和創新的敘述,才能給信息爆炸時代的孩子們帶來新體驗,才能引起他們的觀賞興趣。兒童電影必須堅持寓教于樂,必須把深刻的思想教育內容轉化成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讓孩子們通過看電影,受到深刻的教育。另一方面,兒童電影的傳播方式也必須創新,發行放映形式也要創新,互聯網、移動端等新媒體平臺是電影傳播的最新手段,也是少年兒童最喜歡的媒體,兒童電影工作必須重視新媒體新形式,把“最后一公里”的傳播渠道打通,讓少年兒童更便利地看到兒童電影。
三
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把影視教育工作提升到“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新高度,令人歡欣鼓舞。兒童電影亟待大發展、大繁榮,適應中小學影視教育的發展需要。我們必須在電影的創作與發行放映兩個領域獲得重大突破,才能完成“指導意見”中對我們工作的要求和期待。
首先,兒童電影創作的繁榮發展是影視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只有電影界推出一大批優秀兒童片才能適應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發展新形勢的需要。近年來,全國兒童電影年產量在40~50部左右,應該說數量足夠,但優秀作品、藝術質量高、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兒童電影還是鳳毛麟角,無法滿足廣泛開展影視教育的需要。提高兒童電影創作質量需要加強宏觀指導,提高編導者專業素質。優秀兒童片創作除了需要電影專業知識,還需要具有青少年發展心理學知識,了解中小學教育理念和基本方法。熱愛孩子、了解少年兒童生活是創作好兒童電影的必要前提。電影市場化改革以來,兒童電影專業人員流失直接導致了藝術水準下降,兒童電影專業創作生產廠家銷聲匿跡,造成了創作生產題材重復、藝術質量在低水平徘徊。提高兒童電影藝術質量是當務之急,建設兒童電影創作專業隊伍是長久之策。
其次,迅速有效地建立兒童電影發行放映渠道,從制度和運行機制上確保影視教育目標全面實現。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電影商業市場獲得了充分發展,但兒童電影放映卻一直無法得到保障。家長帶孩子去影院的機會不多,學校也不組織學生去商業影院看電影。因此,作為企業的電影院,無法為少年兒童排片,在商業市場上,兒童片蹤跡難尋,廣大中小學生成為電影市場化改革的“被遺忘的角落”。影院不愿排片,制片廠家難于得到回報,兒童電影有行無市的惡性循環局面必須得到徹底扭轉。中小學影視教育一方面要建立校園放映機制,把校內通過電視、互聯網和流動放映看電影作為影視教育的主渠道,另一方面要開展校企聯手,建立在商業影院為中小學生放映電影的有效機制,讓少年兒童可以低價觀影,享受電影產業發展成果?!皟蓷l腿走路”是中小學影視教育學生觀影機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外影視教育的成功經驗。
最后,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確保中小學影視教育政策落地生根。加快兒童電影“供給側改革”,需要有力的資金支持。在內容創作方面,由于電影制片業已經下放各省市管理,國家層面原有對兒童片的資助政策操作難度加大,隨著產業發展,原有的資助資金總量也明顯不夠,出臺新的兒童片資助政策迫在眉睫。在發行放映環節,對于具有重要思想教育意義、經“協委會”推薦的影片應該建立政府采購機制,集中采購推薦片電視、互聯網播映權和流動放映、商業影院二輪放映版權,改變學??床坏酵扑]片的局面。地方政府和學校在公用經費支出中,建立影視教育專項,保證課堂教學需要。
做好新時代影視教育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六個方面下功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兒童電影是影視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只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教育思想,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兒童電影工作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