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目標:讓意大利成為中國留學生進入歐洲的大門,為此我會竭盡全力?!币獯罄逃?、大學及科研部(以下簡稱教育部)高等教育和國際化司負責人費德里科·欽奎巴米(Federico Cinquepalmi)博士,近日在羅馬接受中國教育報刊社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
欽奎巴米說,近年來,意中關系良好,教育合作交流也保持著良好關系,并結出豐碩成果?!耙獯罄敢馀c中國合作,因為兩國都是偉大、古老的國家,與中國合作是一種榮譽?!?/p>
他介紹,意大利參與了歐洲高等教育改革計劃——“博洛尼亞進程”,根據該計劃,48個歐洲國家大學可以自由交流交換學生和師資,并互認學分學歷。今年6月,意大利將作為東道主在博洛尼亞舉辦大會,紀念“博洛尼亞進程”實施20周年,并邀請1000余名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一起探討未來全球一體化教育體系,“我們誠摯地邀請中國的大學校長也來參加大會”。
意大利教育部提供的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國學生赴意大利大學留學人數,由2003—2004學年的220人,激增至2017—2018學年的7507人,增長了33倍。注冊意大利綜合性大學的外國留學生中,中國學生數量居第3位。
2006年和2009年,意大利政府先后推出了吸引中國學生赴意留學的“馬可·波羅計劃”和“圖蘭朵計劃”。欽奎巴米表示,未來意大利政府將會付出更多努力,不僅希望增加留學生數量,更希望提高他們的質量?!拔覀兒茉敢饨邮馨ㄖ袊鴮W生在內的高質量的留學生,并希望他們以優異成績畢業,將學習成果帶回祖國?!?/p>
“高等教育是兩國交流合作一個很好的領域?!睔J奎巴米介紹,意方計劃未來與中國政府合作,在高等教育領域實行雙學位計劃。這意味著,交流合作將不僅限于兩國政府間,兩國大學間也可以直接建立交往關系。比如學生攻讀博士學位,可以有50%的時間在對方國家學習。目前,佛羅倫薩大學與中國的同濟大學已經開始了這種嘗試。
中國駐意大利使館教育處參贊羅平向記者介紹,目前每年在華學習的意大利學生約6400人,中國已成為意大利學生在歐盟外國家的第一大留學目的國,但接受學歷教育比例偏低、專業上多偏重于語言學習。
欽奎巴米也坦言,過去兩國對對方國家的教育體系了解不足,很多中國學生來意大利,只是對語言、文化感興趣;很多意大利學生同樣認為,去中國只是學習文化而非科技方面的知識,“他們還意識不到中國大學的科研實力,這顯然有失偏頗”。
“我們希望中國能向世界展示,中國可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特別是在高水平科研方面,讓更多學生和研究人員看到,在中國進行高水平科學技術研究的前景和機遇?!睔J奎巴米說。
意大利與“一帶一路”早有淵源。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便以長安為起點,以羅馬為終點,這條路被認為是連接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在21世紀的今天,“一帶一路”倡議為兩個古老國家提供了進行更大范圍合作的重要機會。
專訪結束前,欽奎巴米特別向記者強調:“我們的總理在回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時說,‘這條路通往意大利’。中國教育的‘一帶一路’同樣通往意大利?!保ú稍L:夏越 王煥現 張晨 康麗 劉曉蕾 執筆:本報記者 張晨)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