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暑假,一場小雨給連日高溫肆虐的燕山帶來清涼。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西三里鄉肖莊子村,聽說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副教授張京政來作“板栗夏季高效管理技術”講座,早上7點多鐘,當地500多名種植農戶已經穿著雨鞋打著傘,陸續來到村子板栗園邊的會場?!皬埥淌谑前硞兛h的科技特派員,按他說的整,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狈N植戶李大哥高興地說。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以“九龍進山”工程為標志,開啟了科技扶貧之路。35年來,先后三代“科師人”接續發力,扶助千百萬農民脫貧致富,被當地農戶親切地稱作“給自己帶來真金白銀的科技財神”。
青龍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去年順利“摘帽”。當地板栗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但曾經因管理理念陳舊、技術粗放等原因,平均畝產只有70公斤。2005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齊永順、張京政等科技特派員來到青龍,指導種植戶進行科學管理,頭一年就讓板栗畝產翻了一番。消息傳開,第二年當地栗農全都爭著搶著請科技特派員前往指導,全縣板栗種植都用上了新的管理辦法。
如今,張京政還保留著一張珍貴的照片:他和自己的老師齊永順、王同坤當年在板栗園進行技術指導的照片?!?957年出生的王同坤老師是1963年出生的齊永順老師的老師,1978年生人的我是齊老師的弟子?!睆埦┱脻M口的山東口音說。
要收到更大效益,必須整體規劃,形成規模,以產業帶動。如今,該校已經在青龍縣建成肖營子鎮五指山村萬畝板栗種植示范園等18個示范基地,近3年來,免費發放“燕龍”等5個板栗新品種接穗13萬枝。由此,青龍板栗產業品種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品種化率提升7%;產量大幅飆升,平均每畝增產50公斤以上;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一等果率達到85%以上,每畝平均增收400至800元。
據王同坤教授介紹,加上輻射周邊縣區,如今新模式下板栗種植總面積已達近百萬畝,3年累計生產板栗7.7萬噸,栗農總收入11.65億元。如今,板栗產業已經成為青龍縣的支柱產業,“打造全國板栗第一縣”成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品牌和拳頭項目。
青龍縣板栗產業發展,只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多年進行科技扶貧的一個縮影。常學東教授團隊通過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對安梨傳統種植技術升級改造,實現了燕山地區安梨產業起死回生;喬亞科教授團隊引進現代農業技術,讓中藥材產業提檔升級;閆立英教授團隊推進黃瓜產業提質增效……
“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是我們的目標。今后,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開展科技服務、促進成果轉化,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焙颖笨萍紟煼秾W院校長郭鴻湧說。(本報記者 周洪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