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山西呂梁中小學音樂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班,多位知名專家現場授課,幫助當地音樂教師開闊視野、提升技能,讓革命老區的孩子們獲得更優質的藝術教育。
2018年1月12日,中央音樂學院與呂梁市政府“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中央音樂學院情系呂梁音樂會”在呂梁市舉行。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和呂梁市市長王立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情系呂梁、情系老區,中央音樂學院的專家學者把“呂梁人民的需要就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時代責任”轉化為一次又一次生動具體的教育扶貧實踐。
一年來,中央音樂學院派出10批次、160余名專家師生,對呂梁市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對口幫扶當地學校專業發展,為呂梁送去了9場講座、10場演出,惠及當地群眾約40萬人次。
打開老區音樂教師的藝術視野
7月8日,一場專門為呂梁音樂教師準備的音樂會講座在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舉辦?,F場,俞峰執棒該校交響樂團,以“講解+演奏”的形式,為呂梁中小學音樂教師授課。這批來自呂梁市149所中小學的200名音樂教師將在北京接受為期一周的高水平、專業化培訓。
一年來,中央音樂學院還把高水準的專業培訓送到了呂梁各學校音樂教師的家門口。
“現在都還不敢相信,在自己家門口就享受到了國家最頂尖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的教育資源,他們是‘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到了我們呂梁?!?018年7月,首期中小學音樂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班結業后,一名呂梁當地音樂教師用德國詩人海涅的詩表達自己的激動之情。
開展精準扶貧第一年,中央音樂學院就派出20余名精英師生團隊對呂梁全市13個縣161所中小學的330余名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系統培訓。
中央音樂學院呂梁扶貧專家團隊,根據呂梁中小學藝術教育情況,對培訓方案進行了量身定制。計劃用3年時間,對呂梁全市音樂教師進行一次培訓。
培訓總體策劃由俞峰親自擔綱,該校音樂學研究所所長、呂梁政府特聘專家賈國平負責統籌。中央音樂學院將呂梁當地實際需求和國內外先進音樂教育理念相結合,選派優秀師生團隊通過大師班、集體課、小組課、一對一等不同形式授課,打開當地音樂教師藝術視野。
首期培訓班在10天之內密集安排了13門課程,包括音樂綜合課、基本樂理、音樂與動作、視唱練耳基礎訓練、如何建立正確的歌唱意識、合唱訓練與指揮基礎、節奏中的節拍概念及不同風格介紹、國家大劇院大型原創歌劇《長征》導賞、中國音樂教育的歷史與未來發展、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史講述、西方文化中的音樂,等等。
讓貧困地區學子獲得人生出彩機會
“中央音樂學院呂梁教育扶貧給我們帶來了福利。我的孩子有幸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這機會太難得了?!眳瘟菏兴囆g學校畢業生車一航的家長說。
每年選拔優秀學生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對一個貧困地區的中職學校來講,這樣的情形在以前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呂梁藝校是呂梁市唯一一所藝術類中職學校,學生多數來自農村,招生對象多數是打工子弟和留守兒童。面對招生困難、生源差的狀況,中央音樂學院對其開展了重點幫扶。
去年5月,由中央音樂學院石海彬教授帶隊,師生一行25人到呂梁市開展藝術教育對口幫扶系列活動。
一年來,呂梁藝校組織各類藝術輔導60余場次;利用排練廳資源全年承接各類文化活動20余場次;組建百人腰鼓隊、百人嗩吶隊、50人合唱隊、50人管樂隊、50人舞蹈隊,在課余時間全年參加各類義務演出80余場……
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幫助下,呂梁藝校調整辦學思路,學校把招生著眼點調整到農村,招生數量由每年不足30人,迅速增至200人以上。同時,做強做大以服務農民子弟為重點的晉劇專業、民樂專業。
2018年7月,呂梁藝校在學晉劇專業的學生中,選送了21名13歲以下的選手參加全國第二十二屆小梅花獎的角逐,《雙掛畫》《打虎上山》兩個劇目,在15個劇種40個節目中脫穎而出,奪得了金獎第一名、第二名。
為呂梁發展注入新活力
7月7日晚,由呂梁市委、市政府倡議,中央音樂學院與呂梁藝校共同發起的“傳承紅色基因 助力鄉村振興”高雅藝術進基層第二期義務巡演活動落幕。
此次巡演于7月4日—7日,分別在呂梁孝義市、汾陽市、文水縣與交城縣舉辦,現場觀眾約4000人,4個縣市直播人數10.08萬人。演出內容以中央音樂學院學生帶來的經典音樂作品和呂梁藝?!靶∶坊í劇鲍@獎劇目為主,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紅色精神,傳播高雅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中央音樂學院為呂梁演出6場高水平音樂會,平均兩月一場。
一年來,中央音樂學院先后派出多個批次的專家教授來呂梁開展教育、文化扶貧活動。利用呂梁大講壇、幸福大講壇等平臺舉辦學術報告會4場、系列講座5場,積極推動文化教育繁榮發展。2018年6月2日,賈國平率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樂團一行11人,又一次來到呂梁,應邀參加2018呂梁學院音樂藝術節系列活動。賈國平為呂梁學院藝術系音樂專業500余名師生作專題講座,并成為呂梁學院音樂專業建設特邀專家。
“中央音樂學院作為培養高精尖音樂人才的學府,其中還有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服務社會,帶動引領基層文化建設?!笔1蛘f。(本報記者 高耀彬)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