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督學、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 鐘燕
黨的十九大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明確了我國所處的歷史新方位,提出了新時代的歷史使命,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征程。十九大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教育事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一個基礎”、“一個優先”凸顯了教育的戰略地位和關鍵方位,“一個加快”、“一個滿意”明確了教育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也是新時代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要領。
新時代的教育督導工作,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十九大對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抓住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環節和主要任務,著力在督政、督學以及評估監測等方面履行工作職責,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堅持把落實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作為教育督導頭等大事
新時代做好教育督導工作,必須明白我國教育現在所處的歷史方位,必須明白各級政府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改善,成績的取得與各級政府充分地履行教育職責分不開,與教育督導工作對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推動作用分不開。
新時代發展教育事業,政府職責只能進一步加強,不能削弱,這是由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決定的。十九大指出,中華民族處在從過去站起來到富起來,現在開始強起來這樣一個偉大歷史進程中,新時代的艱巨任務首先是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建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牽涉方方面面,其中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兩大戰略是基石,歸根結底要落實到教育優先發展上。我們黨對于教育的認識高屋建瓴,十九大作出了一大決斷、兩大定向:一大決斷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繼續將教育置于社會主義事業全部工作的優先位置,是對人民的鄭重承諾,是對各級政府的強大鞭策。兩大定向,一是建設教育強國,將其置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的方位予以明確,如果沒有教育強國作為基礎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廈如何屹立;二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即在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的現代化是需要先一步推進和實現的,從工作的節奏上說,是比其他方面要“加快”的。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政府自始至終是第一責任主體,加強督政工作是教育督導的首要任務。如何落實優先發展,政府需要從三個方面予以保障:一是確保教育發展規劃優先。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期,教育發展規劃如果滯后,優先發展就是空中樓閣,連著地的空間都沒有。二是確保財政投入保障優先。特別是義務教育要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在此基礎上加大對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投入,過去說“再窮不能窮教育”,現在富起來了,更要優先保障教育。三是確保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學校用地、建筑和設施設備,師資培養和配置,教育信息化是當前辦好學校的“三大件”,必須確保每一所學校都得到合理、充分的配置。督導各級政府是否真正把優先發展教育落實到位,可以看上述三個方面是不是真正達到了要求,收到了效果。
二、堅持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教育督導核心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里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敝v的是青年,實際是對教育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核心是講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關心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一次次到學校調研、看望師生,一次次跟教師、學生交流座談,一次次給莘莘學子回信勉勵,寄托的是對于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殷切期望。正是在與北大師生的座談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廣大青年要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與小學生一起過六一兒童節時叮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深刻地闡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務,那就是立德樹人。
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為新時代教育督導怎么圍繞中心,抓住核心開展工作明確了方向。新時代教育督導工作要緊扣十九大關于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總體部署的要求,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重點督導黨的教育方針是否得到全面貫徹。通過督導,讓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毫不動搖、始終如一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通過督導,讓廣大教師始終牢記并確實履行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通過督導,確保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二要重點督導發展素質教育是否有效推進。繼續開展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持續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效遏制“應試教育”等不良現象;做好職業院校評估,推動健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推進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加強研究生教育質量監督和評估,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促進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要重點督導學生德智體美是否得到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勉勵全國中小學生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遠,勤學上進、追求卓越,強健體魄、健康身心,錘煉意志、砥礪堅韌”。教育督導工作要在促進學校全面育人上下功夫,督促學校加強體育,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督促學校改進美育,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督促學校落實綜合實踐課程,加強綜合素質培養,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堅持把辦好公平而有質量教育作為教育督導價值導向
十九大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科學判斷,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方略,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教育是民生之首。這些年教育發展的步伐和成效很大,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的日益增長的對更好教育的需求。十九大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落腳點,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持續取得新進展提出更高要求。從十八大報告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多一個“好”字,表現了新時代黨對人民的新承諾。檢驗這一承諾,標準就是教育公平和質量。新時代我國教育兩大主題:一是推進教育公平,二是提高教育質量,二者不可偏廢。不論推進公平,還是提高質量,鑰匙都是改革,唯有通過深化教育改革實現。通過改革要公平,改變農村和貧困地區教育薄弱面貌,確保同在藍天下共享教育發展成果;通過改革要質量,改革育人模式,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出份力是所有教育督導工作者的心愿和義務,同時在督導工作中也要秉承確保教育公平而有質量不走樣的價值導向。一要為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把好關口。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區縣督導,督促縣級政府補齊薄弱學校短板,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率先實現均衡。特別是在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特別需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從根兒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二要為辦好學前教育樹立標準。教育督導工作者要研究幼兒園辦園督導辦法,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督促基層政府擔起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擴大普惠幼兒園比例,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引導其規范辦園行為,提高辦園水平。三要為教育公平正義守住底線。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教育督導要肩負起為教育公平正義守住底線的職責,不能讓“入園難、入園貴”侵蝕社會公平的根基,不能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學。通過督導,推動學生資助體系不斷發揮扶貧助學的作用,推動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推動特殊教育發展,使絕大多數城鄉適齡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更多身體殘疾的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講,“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時代教育擔當重大使命,新思想指引教育創新發展,新征程教育改革任重道遠。教育督導工作者要準確把握十九大精神內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開展工作,依法督導、秉公辦事、精益求精、無私奉獻,不斷提高督政督學水平,努力開創教育督導工作新局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