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河南省許昌市的教育發生了諸多第一次——
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文件,高規格推進教育攻堅和深化改革創新;
第一次在全市層面組織教育項目專題觀摩點評活動,排排隊、紅紅臉、出出汗;
第一次組織全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考試,并對成績落后的縣區教育局局長進行約談;
第一次實行用人學校直接到全國重點高??己苏衅附處煓C制,讓學校在用人上有了話語權……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破解了許昌教育很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啃下了許多教育改革上的硬骨頭。近日,記者深入許昌城鄉中小學校,感受改革給當地教育帶來的變化。
堅持問題導向——
排排隊、紅紅臉、出出汗
近日,一場不尋常的教師專業水平統考在許昌舉行。參加考試的2370名教師是許昌市直學校、各縣(市、區)選拔出的優秀教師。市教育局局長楊鈞安介紹,下這么大氣力,目的是摸清教師的“底兒”。
考試結果公布后,楊鈞安對成績不太理想的兩個縣區教育局局長進行了約談,“就是要排排隊、紅紅臉、出出汗,讓他們重視起來,不要認為只是走走形式”。
進入新時代,許昌教育面臨的改革形勢今非昔比——
從教育與經濟社會的關系來看,許昌經濟增速全省第一,教育事業發展慢,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匹配;從教育系統內部來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突出,中心城區和縣城普遍存在入園難、大班額問題;城市學校教師超負荷工作,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
面對進退選擇,許昌市委、市政府沒有猶豫,提出著力補齊基礎教育發展短板,堅決打贏基礎教育提升三年攻堅戰。
為了打好這場攻堅戰,許昌堅持問題導向,探討真問題、摸清真家底、拿出真舉措——
針對“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質量不優”問題,許昌提出,3年投資100億元,到2019年底,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200所、幼兒園100所,重點打造10所?。ㄊ校┘壥痉缎愿咧?,創建50所精品學校,在全省率先普及學前教育、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率先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基礎教育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加強教育話語權——
書記、縣長爭當教育“一把手”
回答“體制機制”的真疑慮,時任許昌市委書記武國定提出“書記、縣長要爭當教育一把手”要求,并成立武國定任政委、市長胡五岳任指揮長的基礎教育提升三年攻堅指揮部,強力推進各項工作實施。
一年來,許昌教育的話語權真正得到落實和加強,城市開發、舊城改造都要優先劃定教育用地,學校、機關遷轉、騰退后的土地一律用于教育事業。
為保證學校建設項目順利推進,許昌市委、市政府首次組織全市層面教育項目的專題觀摩點評活動,發改、國土、規劃等部門參加,市長親自點評,使各縣區找準差距、明確方向。攻堅實施一年來,全市先期安排的150個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已完成120個,增加學位6.1萬個。
鄢陵縣、襄城縣先后出臺專門文件,建立第一書記制度,縣級領導擔任縣直學校第一書記,鄉鎮負責人擔任本鄉鎮學校第一書記,各級領導干部成為教育優先發展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襄城縣第一高中是省級示范性高中,縣委書記寧伯偉兼任該校的第一書記。一年來,寧伯偉到襄城一高調研座談6次以上,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而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
原來只有西門的校園周圍被民房不斷“吞噬”,周邊環境惡劣。在寧伯偉的協調下,學校東側和北側的幾十戶居民房屋被拆遷,東側、北側、南側的道路修通了,南大門也開通了,學校周邊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此外,教師招聘、建立現代化的縣圖書館等建議,都一一落實。
一年來,政府教育的職責大大加強,教育質量作為全市考核縣區政府的重要依據,與目標考核、評優評先、干部任用掛鉤,市長教育質量獎、教育改革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相繼建立。
地處市郊的老吳營小學如今成了當地群眾認可的好學校,生源穩步回升,原因在于這所學校有提高教學質量的“法寶”——名師。從2016年開始,該校引進許昌市精品學校魏都區古槐街小學兩位名師黃華、鐵艷娜。
“一名是省級名師,一名是市級學科帶頭人?!惫呕苯中W校長吳春霞說,要真正讓農村學校強起來,名校就要舍得把自己最優秀的名師交流過去,而且要待夠兩年。在兩位名師的帶領下,老吳營小學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教研活動不斷深化。
瞄準體制機制——
從“給誰用誰”到“用誰招誰”
“沒想到,我們一線學校能直接到國家重點高校招聘教師,對招什么樣的人才有了話語權!”提起年前去教育部幾所直屬師范院??己苏衅附處煹氖?,許昌市第三高中校長張博仍然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過去,由人社、教育部門組織的公開招聘教師考試,學校只能“給誰用誰”,由于學科差別、招聘時間晚等原因,招來的教師要么“不能上講臺”,要么“站不穩講臺”。
為解決這一問題,許昌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創新教師招聘方式,教師招聘采取考核招聘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普通高中以考核招聘為主要方式,其他中小學(含中職學校、幼兒園)以公開招聘為主,同時每年劃出一定比例實行考核招聘?!薄兑庖姟窂娬{,考核招聘要在上年度10月份啟動,公開招聘要在當年3月份啟動,確保新招教師“先培訓后上崗”。
有了政策,去年年底,許昌市3所高中共面向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招聘教師50名。張博的學校此次就招聘到15名教師,這個數字比該校過去3年招聘教師的總數還要多?!斑@些教師不僅素質高,而且都是我們學校急需的?!睆埐┱f。
“這僅僅是開頭?!睏钼x安介紹說,考慮到“二孩”政策下的未來需求,許昌在教師編制缺一補一的基礎上,還建立了教師儲備制度,拿出10%的附加編制,建立教師“蓄水池”。儲備教師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3年后根據年度考核結果和學??站幥闆r分批正式入編,并建立長效動態補充機制。
從“給誰用誰”到“用誰招誰”的變化,體現的是教育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這種變革,正在走向深水區、多領域,教育生態的蝶變已初露端倪——
校長老化,結構斷層?許昌要求,55歲以上的校長原則上轉崗到新組建的督學指導組和黨建指導組,新提名的中小學校長一般在45歲以下,并探索校長職級制、組閣制及任期目標責任制。
教師待遇不高?許昌提出“開正門,堵偏門”,制定出臺《市直學校教師獎勵激勵資金管理使用辦法(試行)》,從2018年起,市直學校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萬元的教育獎勵激勵專項資金,明確獎勵標準,拉大分配差距,實施課后延時服務、建立班主任績效獎勵機制等。
教學質量不優?在組織全市教師專業水平統考的基礎上,許昌進一步優化考試方式,以每3年為一個周期,按照全學科、全學段、全覆蓋的原則,對該市所有符合條件的教師進行專業能力考試,并實行末位淘汰制。
從改革最難的硬骨頭啃起,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大膽試、大膽闖、堅決改,改革已成為許昌教育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本報記者 禹躍昆 張利軍 特約通訊員 楊繼奎)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