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課堂,要趁熱打鐵、悉心準備,將其立場、觀點、方法有機融入現有教學體系之中?!痹谌珖舷律钊雽W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一場氣氛熱烈的研討會在天津師范大學舉行。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社科聯等單位的5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思政課堂展開了“頭腦風暴”。
今年是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聯合出臺《2017年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多措并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使全市高校思政課面貌日新月異。
讓思政課教師更有動力
天津體育學院思政課部青年教師劉秀瑛今年最深的體會是,思政課不再被“邊緣化”,思政課教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拔覀兊拇鲈絹碓礁?,課題研究、精品課程建設等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外出培訓交流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愿意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碩士、博士畢業生比以往更多、水平更高。思政課教師真的成為高校教師中讓人羨慕的崗位?!?/p>
今年初,天津市在對全市高校思政課開展專項調研后,一系列實打實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
設立了每年1億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其中60%以上用于支持高校思政課建設,為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提供資源支撐。
增設1300個思政課專職教師和輔導員專項編制,由學校自主進行招聘,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
設立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補貼,按照每名專職思政課教師每月2000元標準發放單獨的崗位津貼,在待遇上體現思政課教育價值。
先后出臺了思政課教師骨干培訓、社會考察、專項科研的指導性文件,在人員培訓、外出考察、科研項目等方面形成制度體系,均對思政課教師予以單獨傾斜、單獨支持。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讓我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干勁和信心。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我們積極探索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現有教學體系之中,為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針對性,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不懈努力?!眲⑿沌f。
讓思政課教學更有魅力
上了一個學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后,南開大學2016級本科生喬麗楠驚喜地發現,大學的思政課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樣:“我們經常會以話劇、模擬法庭、調研匯報、社會實踐等形式來展現自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習形式更加多樣化,參與性、實踐性更強?!?/p>
今年,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在天津市各高校蔚然成風。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都“動”了起來,努力探索提升思政課魅力,讓學生真正愛上思政課。
天津大學積極推動思政課的“三個貫通”改革實踐:讓思政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貫通,思政課任課教師和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組成授課小組,課前,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收集學生關注的話題,教師整理后在課堂上結合授課大綱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課后,學生進行小組式專題研討;讓思政課和社會實踐貫通,暑期,思政課教師擔任實踐隊理論指導教師或親自帶隊進行社會實踐;讓思政課和學生黨建工作貫通,將思政課程內容和學生黨建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把思政課學習作為學生入黨前教育的先修課程。
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團委密切合作,加強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的工作協同,輔導員負責制定具體的實踐教學方案,組織、引導學生上好實踐教學課,批改學生實踐活動報告;思政課教師則負責擬定各門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對輔導員進行培訓,并在實踐教學中提供各種幫助。
天津工業大學針對實踐教學設計了專門的網上電子平臺,由學生自主選擇、自行設計實踐內容,在思政課教師指導下開展實踐??己藘炐愕膶W生可以參加全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總決賽,總決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可獲得部分課程免考資格。
為助力思政課教學改革,天津還設立了高校思政課特聘教授制度,全市共聘任市級特聘教授26人、校級特聘教授108人。圍繞“與中國自信同成長”這一主題,特聘教授們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學生成才五方面開展高校宣講,目前已宣講55期,覆蓋全市所有高校。
思政教育“超級校園”手機應用平臺也在今年正式上線,目前已覆蓋全市90%以上的大學生。平臺涵蓋課堂查勤、作業審閱、在線答疑等功能,高校所有思政課教師都能與學生隨時交流,可將最新的思政課內容“精準推送”到每名學生。近期,平臺正在完善“全市大課表”和“網絡資源課”功能,學生可以在線了解全市所有思政課教師的授課時間、授課特點、學生評價等,可以隨時去其他高?!安湔n”,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課跨校學習,實現思政課教學資源全方位共享。
讓思政課研究形成合力
天津市高校中不乏思政課名師。如何把教學名師的經驗推廣出去,輻射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學?如何為思政課教師搭建平臺,讓他們能定期開展交流與研究?
今年,天津市高校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項目啟動,每個項目資助300萬元,旨在打造全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龍頭。首批建設3家“重點”,下一步再增設7家。此外,天津市先后確定5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這些工作室各具特色,在推廣名師經驗、開展交流研討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李朝陽名師工作室策劃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名師講堂”在今年春季學期開展得如火如荼。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名師先后蒞臨天津師范大學,以不同主題作了9場觀摩課。聽課的除了研修這門課的師大學子,還有全市35所高校的80余名思政課教師。
張健華名師工作室5月舉辦的“名師工作室聯盟教學觀摩活動”也在全市思政課教學領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工作室的6位名師就“真理及其客觀性”“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價值評價及其特點”等選題進行了教學展示,80余位專家學者、思政課教師參加了分組討論,收獲頗豐。
天津市還整合各高校優勢資源,以區域化校際合作形式重點建設若干天津市馬克思理論研究協同創新基地,每個基地資助100萬元,聯合開展教學研究和理論探討。針對思政課教學科研,單獨設立了四類專項資助課題:思政課領航學者項目,每個項目資助10萬元,重點支持思政課教育教學領域的中青年專家開展教學科研;思政課教學科研示范團隊項目,每個資助30萬元,重點支持思政課二級教學科研機構建設,作為市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預備梯隊;思政課教學改革成果推廣項目,每個資助5萬元,重點支持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典型經驗成果的推廣應用;思政課精品課程項目,每個資助10萬元,重點建設若干優質課程,充實思政課網絡資源庫,豐富思政課教學資源。
全市高校思政課研究已形成合力,對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要加快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動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更上一層樓,不斷提高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本報記者 陳欣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