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相隔22年,我還能再次評上優秀教師?!焙鲜g陽市金剛中學45歲的吳文明最近喜事連連。不僅再次獲評“瀏陽市優秀教師”,更進一步獲得“長沙市骨干教師”稱號。他感慨道,如果不是長沙市教育局在學校設了特級教師工作站,自己可能“守著老辦法”教書,直到退休。
在湖南長沙,像吳文明這樣“被點燃”的中年農村教師還有一大批。
“目前,我市農村教師大約2.2萬名,平均年齡45歲左右?!遍L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說,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以名師為引領,促進農村教師專業成長,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是落實報告精神的重要一環。
從2015年開始,長沙先后布點建設21個市級名師工作站、5個特級教師工作站。每個站設一名站長,另有多位名師(特級教師)駐站擔任導師,學員全部來自設點學校及周邊農村學校。兩年來,名師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一大批農村教師得到迅速成長。
按訂單送教:來什么名師,由學校點
談及農村名師工作站,寧鄉縣六中校長賀伯軍最大的感觸是“可以點菜”。
按照最初計劃,長沙市教育局打算為六中選送語文和地理名師。但賀伯軍和老師們卻認為“我們是寧鄉縣文史特色學?!?,因此在前期準備會上,賀伯軍“點”了語文和歷史。
隨后,長沙市語文首席名師、長郡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秦潔,歷史首席名師、雅禮中學特級教師胡軍哲,被派往寧鄉縣六中出任駐站名師。
胡軍哲接連舉辦《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相關問題》《行動研究的升華——教研論文寫作漫談》兩場講座,并與學校一道確立教研課題“歷史教師閱讀的教學轉換”。
“我們受益匪淺??!”賀伯軍笑著說。和六中一樣,很多設站學校點名要到了來自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和長沙市一中等優質學校的名師。
隨駐站名師而來的,還有他們整合的優質資源。名師們根據設站學校實際情況,把本單位甚至其他學校的名師都請進了自己的站。學校需要什么,他們就按“訂單”整合什么資源。
“市教育局要求我們,不光要發揮個人的輻射作用,更要起到橋梁作用,用一所或幾所城區學校的資源來幫助一所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發展?!眮碜匝哦Y中學的特級教師程悅康說,“我們工作站的背后不僅是駐站名師所在幾個學校的資源,在市教育局協調下,甚至可以整合全系統的優質資源?!?/p>
精準化指導:我們的任務就是精確問診
在瀏陽市三口中學校長陳征心中,對名師工作站最大的期待就是“幫學校激活平均年齡達到47.3歲的教師隊伍,讓他們二次、三次成長”。
開座談會、做講座、設計微課,3位駐站名師在與41位教師充分交流后,有了指導方案。由語文教研組主導的“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在全校推開。駐站語文名師、雅禮中學教師王良,將自己多年來帶領學生開展閱讀的做法:建班級圖書角、開讀書分享會、設計閱讀主題班會、公開評選優秀讀書筆記等,全部教給學校語文教研組。
“考慮到我們是一所農村初中,閱讀基礎一般,王老師專門為學校選定了一份讀書目錄?!闭Z文教研組組長夏水萍說,自己一直都有帶學生閱讀的習慣,“有了他的指導,困惑和茫然少了很多”。一年后,夏水萍所帶班級在瀏陽市的聯考中,語文科目獲得A等人數達到17人。夏水萍很開心,在接近50歲的年紀獲評“瀏陽市骨干教師”。
校長陳征更是樂開了花。學校七年來首獲“瀏陽市紅旗單位”,教育質量獎由二等獎直升一等獎。2017年中考語文、數學成績提升顯著,“199名畢業生,有117人升入普高就讀,創了歷史新高”。
“駐站名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精確問診設站校,制定精準指導計劃?!遍_福區自安小學特級教師工作站站長龍繼紅和導師喻沛、劉亞雄,在問診自安小學教師隊伍后,發現關鍵在于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念。
“多虧來了特級教師工作站”,校長李科清晰地看到了改變。在采用課堂問診、磨課辯課、名師示范、同課異構、專家點評等研修方式聚焦于課堂后,特級教師們“完全扭轉了我從前‘一支粉筆一本書’的觀念”,自安小學青年教師麻紹英在2016年“新蕾杯”區級賽課中獲得一等獎,其現場表現“讓評委們眼前一亮”。
家門口培訓:讓優質課“接地氣,易模仿”
眼前一亮的,還有設站校周邊數所學校的教師們?!肮ぷ髡久麕熒瞎_課,吸引了周邊10多所學校的老師來聽課?!睘g陽永和完小教師張紅紅記憶深刻,因為連走廊上都站滿了人。
“我們這兒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出去一名老師,他的課一般是找不到人手代替的?!苯饎傊袑W校長何宗武說,農村教師因為師資緊張、交通不便等原因,即便遇到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有時也會無奈放棄。
“以前能出去學習的,每次也就幾位老師,現在名師上了門,全員都聽課!”當了近30年教師、只去長沙培訓過3次的朱朝暉老師,沒想到還能在家門口聽到名師們的課,且上課學生就是自己平日里教的農村娃,這種“接地氣、易模仿”的名師上門培訓和“從來沒聽過的優質課”,讓駐點校永和完小及周邊校農村教師“眼界大開”。
“不僅能聽優質課,還能與名師們同上一節課?!眳俏拿髡f,通過同課異構,更能認識到自己和名師間差距。而課后,名師對課型基本模式的闡釋、課堂改革的方法、寫作教研論文的技巧等,都會在講座、交流中一一梳理。
“再上示范課,我的困惑少了、思路更清晰了?!眳俏拿饔纱藞远俗约旱恼n堂改革模式。
在為期3年的工作周期里,全市共有60位名師(特級教師)駐站工作,進站學習的學員達到430人。工作站采用訂單送教、精準化指導、家門口培訓等方式,輻射帶動6000多名鄉村教師專業成長,有力促進了農村教師素質全面提升。
“通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一系列措施,農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的瓶頸問題已經得到較好解決。長沙市教育局用3年時間培育打造一批農村優秀骨干教師,農村教師‘教得好’的目標將基本實現?!北R鴻鳴說,“未來還將繼續設站,帶動全市所有農村教師素質提升,促進教育優質均衡,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保ū緢笥浾?賴斯捷 通訊員 黃軍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