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兩個階段”戰略設想,回答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如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問題。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經過長期、有步驟、分階段的努力,在此過程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然是主題,關鍵詞是“全面建設”,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繼承性、連續性和階段性。
第一階段,2020年之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三個五年規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經濟實力大幅度躍遷,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總量比重達到30%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1/3;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以上,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左右,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創新中心和基地;國家文化軟實力將顯著增強,構建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建成世界獨特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降至20%—22%,屬于更富裕型消費結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5歲,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5%以上,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5%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1/3以上,建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碳排放開始呈現大幅度下降趨勢,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積極重要作用。
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到2050年,中國人均收入水平、人類發展水平、主要現代化指標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其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對美國人均水平將上升至70%以上,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提高至0.90以上。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技實力大幅躍升,研發投入占世界比重提高到1/5—1/4,核心競爭力在創新型國家中名列前茅。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成為重要支柱性產業。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領先,世界地位更加凸顯。共同富裕目標基本實現,地區、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高水平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覆蓋全體人口。全面建成美麗中國,形成“兩屏三帶”生態安全大戰略格局,建成人水和諧之國、碧水藍天之國、綠色能源之國,建成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氣候適應型社會、低災害風險型社會,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明顯減少。全面建成“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