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9月25至29日,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甘肅省申報的15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以下簡稱縣)進行了督導檢查。本次督導檢查是依據《義務教育法》《教育督導條例》和《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按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及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署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的要求進行的。督導檢查組本著“公平公正、嚴格把關”的原則,對15個縣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審核。審核中有1個縣的部分指標未達到要求,依據規定,這個縣未能通過本次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評估認定。
督導檢查組分5個小組對14個縣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共隨機抽查學校和教學點126所,其中小學46所,初中30所,一貫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7所,教學點22個,特教學校6所。檢查中,核查了相關文件資料、數據;召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座談會共56 個;通過專用網絡平臺組織對 7279人進行了問卷調查;采取隨機訪談等形式,征求了公眾意見。
督導檢查組對14個縣的督導檢查意見如下:
一、主要指標達標情況與檢查結論
按照《辦法》規定,督導檢查組對甘肅省14個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公眾對本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檢查,結果如下:
?。ㄒ唬┝x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
《辦法》規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評估認定,應在其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本?。▍^、市)辦學基本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各?。▍^、市)應根據相關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國家標準,制定既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又與國家標準基本相符的省級標準。甘肅省結合本省實際,就辦學基本標準制定了相關指標。督導檢查組對14個縣的相關指標進行了核查。核查結果:學?;具_到了評估標準(詳見表1)。
?。ǘ┝x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
《辦法》規定,對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評估,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系數。評估標準為小學、初中差異系數分別小于或等于0.65、0.55。計算差異系數的8項指標數據來源于國家教育事業統計數據。核查結果:14個縣的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均達到了國家標準。小學差異系數在0.252-0.606之間,初中差異系數在0.097-0.484之間(詳見表2)。
?。ㄈ┛h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工作情況
《辦法》規定,對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評估,主要從入學機會、保障機制、教師隊伍、質量與管理四個方面17項指標進行,省級可適當增加指標,總分為100分,評估標準不低于85分。甘肅省對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評估,在國家指標體系(17項)基礎上增加了12項指標。核查結果:14個縣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均達到了國家規定要求,得分在88.7-96.82分之間(詳見表3)。
?。ㄋ模┕姖M意度調查情況
《辦法》規定,評估認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需要對公眾滿意度進行調查,就有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相關問題,征求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不同群體的意見。甘肅省對14個縣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85%以上。我們此次也通過專用網絡平臺、座談會、隨機訪談等方式對以上幾類人群進行了調查,結果與甘肅省調查的情況基本相符。
督導檢查組還對14個縣有關教育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未發現作為“一票否決”的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重大違紀違規行為。
綜合以上結果,督導檢查組認為,甘肅省今年提出申報的14個縣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督導檢查組將把此次督導檢查結果向教育部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報告,提請最后認定公布。
二、主要做法和經驗
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將其列入省委常委會2016年工作要點,作為2017年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主要任務。全省上下積極努力,克服困難,扎實推進,繼前三年44個縣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后,今年又有14個縣接受國家督導檢查。
?。ㄒ唬┩怀稣袨?,加快發展速度
一是提前謀劃。省政府每年召開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會議,省、市、縣政府分別簽訂推進目標責任書,全省上下形成了抓均衡、促發展、保公平的良好局面。各縣切實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入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逐項推進。二是加大投入。2012-2016年,全省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總量近2200億元,年均增幅10.95%。教育支出已連續六年成為全省第一大公共財政支出,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持。三是強化考核。將均衡發展目標完成情況列入政府教育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實行“一票否決”。省財政按照縣均1000萬元的標準,對通過評估認定的縣進行獎勵,對提前完成規劃目標的縣,每縣再給予500萬元的獎勵。
?。ǘ┚o抓項目機遇,改善辦學條件
甘肅省各級政府緊緊抓住“全面改薄”等各種國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項目,統籌規劃,精準發力,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省財政安排資金174.8億元,用于配套實施全面改薄項目,并將中央改薄專項資金的85%,投向全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對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按照120%給予傾斜。全面改薄項目成效顯著,一些典型經驗和做法在全國改薄現場會上做了交流。2014年以來,14個縣累計投入91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2200所,新增校舍面積148.3萬平方米,新增實驗室、功能室3300多間,新增教學儀器設備7億元,新購置計算機5萬臺,新增圖書250萬冊。甘谷縣投資6.79億元,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455個,新建校舍33萬平方米。天水市麥積區積極實施城區學校擴容改造工程,“十三五”以來,新增城區義務教育學位9590個。民樂縣為所有農村小學架設水暖空調,實現“無塵化”取暖全覆蓋。實施農村小學“衛生旱廁改造”工程,改造廁所4500平方米、蹲位1500個。合作市投入1800多萬元,實現了城、鄉、村三級學校班班通設備、電子白板全覆蓋。
?。ㄈ┘訌婈犖榻ㄔO,優化師資配置
一是完善培訓提升機制。甘谷縣深入實施教師專業成長工程,2014—2016年共落實教師專項培訓經費1682萬元,培訓教師60645人次,培養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508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加強教師交流補充。榆中縣采取多種途徑,交流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632人。隴西縣2014年以來,共選派88名城區優秀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119名農村骨干教師到城區學校跟崗培訓,城鄉間、校際間交流校長教師1264人次。三是穩定農村師資隊伍。靜寧縣認真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全縣所有鄉村教師每月均享受500-1000元不等的鄉鎮工作補貼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斍h落實每人每月300元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并按照300—700元/月的標準落實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卓尼縣將 36名鄉村代課教師補助從以前500元提高到3000元,并為代課教師購買了保險。民樂縣為在城區購房的農村教職工每人補助3~4萬元。永登縣建成教師周轉房4830平方米,按教師年均工資的5%、10%發放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獎和班主任工作獎。
?。ㄋ模┚劢固厥馊后w,完善關愛體系
各地采取切實舉措,全面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定西市安定區在城區新建、擴容改建14所學校,新增學位9800多個,有效緩解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壓力。天水市麥積區實施留守學生“三個一”關愛工程,為4300名農村留守兒童建立鄉村少年宮7個、留守兒童之家17個。卓尼縣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尼江”地區的重要批示,制定幫扶“尼江”地區教育發展十二項措施,切實提高農村留守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隴西縣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程度高,教學、康復水平高,為殘疾兒童提供了優質特殊教育資源。同時還實施了“送教上門”試點,全縣“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1%。
?。ㄎ澹┐蛟靸群厣?,促進全面發展
一是全力打造學校特色?,斍h廣泛開展以平安校園、校園足球、快樂校園為內容的創建活動,被命名為“全省校園足球試點縣”。榆中縣投資848萬元建成18個足球場,多所學校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并組織力量開發了具有特色的義務教育階段地方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靜寧縣認真落實體藝“2+1”項目,在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共組建近2000個學生社團和興趣小組,確保人人有項目、個個有特長、生生會藝術。二是全方位緊抓精細管理。華池縣堅持指導、激勵、研討“三管齊下”,管理、督導、教研、培訓“四輪驅動”,健全了目標管理、考核激勵、校務公開等機制,為義務教育學校內涵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定西市安定區認真解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堅持問題倒逼機制,精心制定整改辦法,合理運用監測結果,統籌推進教育質量提升。三是全面創建校園文化。各縣廣泛開展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校本課程、學生社團、興趣小組、實踐基地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如會寧縣的紅軍文化、耕讀傳家文化,華池縣的陜甘寧紅色文化,合作市、卓尼縣、瑪曲縣的藏民族文化,天水市秦州區的民俗藝術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為少年兒童成長鋪設了有效路徑。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照國家和省定標準,根據2016年教育事業統計報表審核和此次督導評估現場檢查,14個縣仍有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
?。ㄒ唬┐笮n~、大班額問題依然存在
部分受檢縣依然存在城區教育資源緊張、義務教育學校校額、班額偏大的問題。會寧縣、甘谷縣、民樂縣、隴西縣個別學校規模偏大。天水市秦州區、隴西縣、永登縣、甘谷縣、定西市安定區、合作市、榆中縣、靜寧縣大班額問題較為嚴重。
?。ǘW校標準化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部分受檢縣普遍存在校舍面積、校園面積、體育運動場地面積不足,未達到省定標準的問題。甘谷縣、天水市泰州區、天水市麥積區、靜寧縣、隴西縣、榆中縣、永登縣占地面積不足的學校數量較多,缺口較大。卓尼縣、天水市泰州區、隴西縣、永登縣均有多所學校體育運動場地面積不足。天水市泰州區、甘谷縣、天水市麥積區、隴西縣、卓尼縣均有多所學校校舍建筑面積不足。卓尼縣、平涼市靜寧縣部分學?;椖可形赐旯?。甘谷縣部分學校未建設校園網。
?。ㄈ┙處熽犖榻ㄔO有待進一步加強
天水市麥積區、永登縣、靜寧縣、會寧縣、華池縣、甘谷縣學科教師不足。靜寧縣全縣教師平均年齡45.2歲,農村教師老齡化嚴重。華池縣有30所學校(教學點)50歲以上教師占比超過60%。定西市安定區、榆中縣教師培訓經費不足,撥付不及時。華池縣有部分所學校教師培訓經費占全校公用經費比例低于5%。定西市安定區教師人均培訓時長不足。華池縣部分學校教師培訓覆蓋率偏低。永登縣、華池縣教師近三年交流比例偏低。
?。ㄋ模┙逃虒W管理仍有不規范
永登縣、華池縣、隴西縣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偏低,未達到省定要求。會寧縣、靜寧縣、卓尼縣均存在部分學校電子教學裝備、實驗儀器設備、圖書等配置不齊、設施老化、管理不規范、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永登縣、榆中縣個別學校管理不規范,廚房面積小,儲藏間與操作間共用。民樂縣、合作市、卓尼縣、瑪曲縣部分學校仍存在安全隱患,較大規模學校保安人員少,安防設施不足,一些學校門口缺減速帶和警示標志。
四、督導意見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甘肅省各級政府要以本次督導為契機,針對本次督導檢查中、以及省級督導評估和市縣自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對照國家和省定標準,認真研究對策,切實加以整改。
?。ㄒ唬┻M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辦學條件
各級政府應認真落實國家有關義務教育投入的法律、政策要求,切實保障義務教育經費逐年增長,保障國家有關教育附加、土地出讓金等相關投入政策落實。相關縣補撥到位的欠撥資金要確保合理安排并全部用于義務教育。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需要,及時研究,不斷完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要持續推進“全面改薄”工作,落實各級政府項目配套資金,簡化項目建設手續,加快建設進度,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和目標管理考核,切實保障項目進度和工程質量,為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強力保障。
?。ǘ┻M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均衡配置
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的要求,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的合理制定和動態調整,創新教師補充方式,加大補充力度,在認真落實免費師范生、特崗教師政策的基礎上,做好新教師招聘工作,加大音、體、美、信息技術等緊缺學科教師的培養和補充力度,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求,解決農村地區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的問題。要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的各項政策,努力保障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有發展。
?。ㄈ┻M一步加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要把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整體提升義務教育辦學水平的重要內容,把樹立現代辦學理念和堅持以人為本作為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宗旨。全面完善民主決策、校務公開、信息反饋、考評激勵的管理機制,全面加強學校硬件管理、教育教學管理、生活條件及衛生管理等全方位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要樹立“紅線”意識,將學校安全管理放在最突出、最緊要的地位,完善制度,常抓不懈。
?。ㄋ模┻M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對照與教育部簽署的備忘錄中明確的任務和目標,甘肅省今后的工作依然艱巨。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長期性、動態性、艱巨性,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進度。要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加強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加強硬件條件和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要進一步強化督導機構建設,充實督導隊伍,完善督導職能,健全督導機制,樹立督導權威,加強過程指導,建立健全監測和復查制度,嚴格評估標準,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已達標縣要加強查漏補缺,做好動態監測工作,進一步鞏固成果,不斷提高均衡水平;未達標縣要對照國家和省定標準,認真查找薄弱環節,早計劃,早部署,早行動,確保全省在2020年保質保量、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
督導檢查結束后,請甘肅省進一步研究整改工作,在三個月內將整改情況報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