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笔糯髨蟾嬷羞@句溫暖人心的話語讓來自教育戰線的代表倍感親切,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謀劃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生動體現。
回顧近幾屆黨代會的報告不難發現,公平和質量始終是教育部分的關鍵詞,特別是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黨中央對教育事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國教育砥礪前行的新坐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教育正朝著公平而有質量的方向堅定邁進,為開創一個偉大的新時代貢獻力量。
公平與質量新內涵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ψ屆總€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從教育維度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途徑之一?!笔糯蟠?、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何杏仁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經歷了和經濟發展軌跡大體相似的歷程。
如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4%,“有學上”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人民群眾對“上好學”的需求還比較迫切,優質教育資源還存在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教育公平與質量必須重新加以認識。
何杏仁說,從教育公平來說,一方面,要確保弱勢群體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決不讓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教育關愛;另一方面,要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促進每名學生個性化成長,這是更高要求的公平。
何杏仁認為,從教育質量來說,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質量。具體來講,就是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教育工作的著眼點放在創新人才培養上,從小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按教育教學規律、學生成長規律辦學治校,讓教師樂教,讓學生樂學。補齊各類教育的“短板”,抬高各地教育的“底部”。要擴大對外開放,尤其是要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契機,在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中提升自身的發展水平。
“按照十九大報告的新部署,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教育現代化提供強大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快教育現代化,全力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目標呼喚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精英人才?!焙涡尤收f。
十九大代表、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張岳峰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分析了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需要。他說:“高質量的教育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這些都對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與結構的順利升級和轉型。
追求有質量的公平
縱觀世界各國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軌跡,可以發現有兩條發展脈絡簡明而清晰:一是拓展教育公平的廣度——主要是不斷擴大教育覆蓋面直至實現全納教育,強調教育要普及到各種邊緣群體。二是拓展教育公平的深度——由單純的機會公平向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轉化,關注點從受教育機會轉向教育的過程和結果。
“過去我們也強調教育的公平,但更多的是指教育機會的公平?!焙涡尤收J為,站在新時代,我們在確保弱勢群體有公平接受教育機會的同時,應該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那就是要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十九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說,十九大報告中“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提法與習近平總書記之前提到的“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是一脈相承的,“教育公平不是整齊劃一,只有尊重個體差異,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才是有質量的公平?!?/p>
“很多人對教育質量存在認識誤區,把高質量的教育單純地等同于能夠升學的教育,把考試成績等同于教育質量,想當然地認為學校越有名越好,老師越有名越好,培訓班上得越多越好?!睆堅婪逄岬搅四壳皬浡诩议L中的教育焦慮情緒,“真正高質量的教育其實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現在要從片面追求升學率向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轉變?!?/p>
在十九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看來,質量和公平是密不可分的,提升教育質量的過程其實蘊含了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的問題?!耙恢Κ毞挪皇谴?。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必須讓城鄉教育的質量同步提高。下一步要抓弱項補短板,抬高各地教育的底部,以改善農村教育為重點,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中西部地區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p>
各級各類教育齊發力
十九大報告勾畫了中國未來發展的藍圖,制定了時間表。那么,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如何從理念走向現實?各級各類教育下一步的著力點在哪兒?與會代表們紛紛就此展開熱議。
“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是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焙涡尤收f,浙江是全國率先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的省份之一,目前已經啟動實施第二輪基礎教育重點縣工作,做好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提升工作,發揮省內教育對口支援機制作用,促進結對雙方在支持內涵式建設上加大力度。
“在學前教育階段,入園難、入園貴還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張岳峰以安徽省下決心解決學前教育學位問題為例介紹說,安徽省制定了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到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90%以上,普惠園覆蓋率達80%左右,基本建成廣覆蓋、?;?、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建立完善的幼兒園質量評估體系,構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提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
扎根鄉村從教20多載,十九大代表、黑龍江省鐵力市工農鄉中心學校教師仲威平目睹了鄉村學校從原來的毛坯土建到如今現代化的校舍,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等信息化設備一應俱全。
“很多地方的農村學校在硬件條件上已經和城區學校不相上下了,關鍵是師資力量目前存在較大差距。我所在的小學教師平均年齡49歲,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而且沒有專職的音體美教師?!闭劦綄W校的師資隊伍,仲威平的語氣不由得多了幾分憂慮。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我想對農村學校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F在我們都在講要留住農村教師,但這遠遠不夠,應該重視農村教師留下來能做什么,在教得好的問題上下功夫?!睏瞽傆r村教師隊伍建設有著更進一步的思考,她認為應該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叭缃?,同課異構、網上教研等形式,讓農村教師足不出戶就能接觸到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希望未來能建設更多的網絡云平臺,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匯聚到一起,幫助農村教師快速提升專業水平?!?/p>
十九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區培智學校教師李銀環,從事特殊教育近30年,見證了特殊教育,尤其是智障教育一步步從無到有,從蹣跚起步到飛速發展的過程。
十七大報告提出“關心特殊教育”,十八大報告指出“支持特殊教育”,十九大報告強調“辦好特殊教育”,李銀環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表述上的變化:“這表明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p>
李銀環認為,下一步,在提高特殊教育普及率的同時,要在規范化上下功夫,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標準建設應該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本報記者 蔡繼樂 焦以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