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4年來到中南大學(當時叫中南工業大學),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征程。
2000年4月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組建成中南大學,學校進入了飛速發展期,文科也步入有計劃的發展。2002年,我受命擔任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院院長,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科建設上,四處奔走,招兵買馬,終于拿下倫理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實現了中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博士點零的突破,隨之利用強大的醫科,與倫理學交叉,自主設立了全國第一個生命倫理學博士點。接下來,就是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省重點建設學科……坦率而言,當時學校經費不足,都是各學科自己想辦法,不管學校有沒有錢,校領導都是全力支持,放心、放手讓你干,需要他們出面時都是親自出面,去跑腿。
中南大學地處內陸和中部,引進人才很難,我們主要靠內部培養優秀青年教師,通過6年的努力,從當時的博士教師7人,到博士教師比達到67%,一批年輕教師先后快速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升華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等。這些并非用金錢“堆出來”的,也不是花錢買來的,而是尊重與放手所產生的強烈事業心與責任感的結果。
在提升學科建設水平的同時,我個人也得到了快速成長,各種榮譽隨之而來,如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教育部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2009年我獲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沒有尊重與平等,沒有放心與放手,哪來知己?哪來干活的“拼命三郎”?哪來的領軍人才?作為大學培養人才的地方,從學校領導到管理者再到每一位師生,都應從內心尊重人才,形成有利于培養領軍人的土壤。(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李建華)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