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我與幾位合作者基于批判化石能源的應用對自然界碳中性平衡的破壞問題,提出了“綠色碳科學”的理念作為批判的武器,通過綠色化學理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及綠色化工工藝和技術的開發,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我所在的華東師大近年來加大人才培養改革力度,積極推進以精英教育為特征的研究型教學,努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發展提供更大空間。如我們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從2015年以來便積極推動華東師范大學和中科院的多個研究所合作開辦本科教育“菁英班”,從而打破不同創新系統間的體制性壁壘,探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施“科教結合、協同育人”。
近年來,華東師大還通過推出“紫江特聘教授計劃”“雙百計劃”“晨暉學者計劃”,舉辦“海外青年學者論壇”,設立青年人才工作專項基金,優化青年人才成長的制度和文化環境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力度,集聚了一批學科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僅2016年度,該校就有6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4人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4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6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十余年來,正是在學校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我所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已擁有科研人員4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人,博導26人、教授(含研究員)30人。隨著華東師大進入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我們將繼續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努力打造一流的產、學、研一體化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何鳴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