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
座談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屹,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凌飛等知識分子代表先后發言。
一年過去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言猶在耳——
立宏志: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
那一次見面,讓潘建偉無比難忘。
“很有前途、非常重要?!?016年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他來到量子通信京滬干線運管中心,聽取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發展情況匯報時這樣盛贊道。
當時負責匯報的,是整個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痹诋斕煜挛绲淖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讓潘建偉心潮澎湃。
潘建偉說:“志不強者智不達,只隨人后,永遠跑不到第一。搞研究,不能滿足于僅在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在別人原創的成果上增磚添瓦,要敢為天下先,立志開辟全新的領域。搞技術,不能依賴模仿,不能習慣于引進,要有不甘雌伏、奮發趕超的志氣?!?/p>
2001年,潘建偉回到國內,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建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2016年8月16日,以“墨子號”命名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讓全球科技界矚目。
“可以說,中國的科技工作者非常有幸處在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偉大時代,中國科學院以前瞻的態度,非常支持我們從事這樣一項國際上未有先例的原創研究?!迸私▊フf。
2016年1月8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潘建偉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獎章,由他帶隊的科研項目“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在潘建偉的設想中,在未來5年到10年的時間里,將有望形成一個“天地一體化”的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在量子通信的支持下,互聯網的信息安全保障將得到大幅度加強。
做研究:
皓首窮經,以身許國
“各種場面見多了,內心已波瀾不驚,”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凌飛語氣一轉,“可真正坐在總書記的對面,只感覺到場面的震撼?!?/p>
作為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當年31歲的羅凌飛就主持了國家“973”計劃項目,他和他的團隊以肝臟和胰腺的發育和再生為主攻方向,一步步破解人體器官再生的密碼。
回想起兩年前總書記的囑托,羅凌飛一直念念不忘——
“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窮經,或是扎根實驗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边@些話一直鞭策著他繼續科研創新之路。
“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10%往往是最困難的?!绷_凌飛說,有一個好的開頭并不難,能善始善終、堅持到底卻不易。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愈要認真對待。
記者在羅凌飛的實驗室里看到,4000多個小魚缸,近10萬條斑馬魚在里面自由地快速游動。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羅凌飛和他的學生們無時無刻不在仔細觀察這些游動的生命。
“我的研究方向,就是要爭取通過這種與人體基因相似度高達87%的小動物來破解人體器官快速再生修復的難題?!?/p>
“聆聽總書記講話后,讓我們原來比較浮躁的內心安定下來、堅定下來,心無旁騖地把這最后的10%完成好?!绷_凌飛說,“這是對科研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影響,這種影響力是長遠的?!?/p>
如今,羅凌飛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引領著學校的科研發展,并影響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拔移谂瓮ㄟ^我們這代人的共同努力,讓中國站在世界之巔?!?/p>
愛國情: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
在座談的六位發言人中,有一位80后的海歸科學家,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屹。
2008年8月27日,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劉屹的航班降落在浦東機場。座談會上,他回憶起當時回國的心境:“帶著一個技術,帶著一個很大的夢想,帶著一股很大的干勁兒回來?!?/p>
如今,劉屹研發的尾氣凈化產品,不僅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而且迅速實現了產業化,受到國內車企的青睞。
而在他留學美國之時,中國的汽車環保產業幾乎還是空白,僅有的部分核心技術全都壟斷在外國公司手中?;貒蟮膭⒁匍_始與他的海歸博士團隊醞釀創業大計,但公司建立之初面臨的各種困境曾一度令劉屹一籌莫展,是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給了他這個返鄉游子一個有力的擁抱。
在項目成功落地的那一刻,一群歷經漂泊的硬漢忍不住相擁而泣。劉屹說:“那一刻,我們懂了,這里才是我們溫暖的家?!?/p>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绷暯娇倳浀恼佌伣陶d,跟劉屹這些年創業的心得體會非常契合。他說:“我們一定要敢于做先鋒,不做過客、不當看客,要讓創新成為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搏擊的能量?!?/p>
如今,劉屹及其科研團隊已經完成了汽、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尾氣凈化產品的全系開發,產品全面達到國Ⅳ和國Ⅴ排放標準,并完成了國Ⅵ的技術儲備,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對該領域的壟斷。(采寫:本報記者 胡航宇 方夢宇 統稿:本報記者 劉博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