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北京5年來的教育改革,主線就是要把孩子放在舞臺的正中央,給每個孩子創造更多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然而,真正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宗旨,推動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轉化,必須依靠廣大教師,尤其是依靠一大批愿當學生引路人的優秀教師。
當前,北京已經通過了國家級基礎教育均衡驗收。在新的均衡發展平臺,北京的教育投入從以前更關注基礎設施和硬件建設,轉移到對師資水平和師資環境的優化上來——
北京市加強師范生培養管理,出臺了《北京市關于加強和改進師范生培養與管理的意見》,著力構建開放靈活的師范生培養體系;啟動了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從2016年起,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都可以參評正高級職稱,打通了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北京市還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指導意見》,創新交流形式和機制,加強政策支持和保障,推動義務教育校長教師在區域、城鄉、校際間合理有序流動。
為落實國務院《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進一步縮小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名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北京制定實施《北京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創新鄉村教師編制管理,將鄉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按照城市標準統一核定,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北京還制定實施了《北京市鄉村教師特崗計劃(2016—2020年)》,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幫助全市鄉村學校解決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有效補充緊缺學科鄉村教師。
為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北京先后制定實施了《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關于加強和改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意見》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通過評價改革引導學校建立科學的育人觀和質量觀,通過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評價,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同時,北京市還修訂了《北京市中小學學科德育指導綱要》,落實課程育人主渠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主渠道。
為了讓教師隊伍的素質與學生培養目標相適應,使更多教師真正成為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和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改革了教師培訓制度——
在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計劃(2016—2020年)》,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服務,并設立專項,為鄉村教師和薄弱地區學校教師提供到城區或名校學習的機會。目前,項目已經運行兩年,參與教師達十幾萬人次。
在高等教育領域,北京制定實施《“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支持計劃》,重點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與支持計劃、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和特級教師評聘計劃、特聘教授支持計劃、長城學者培養計劃、教學名師支持計劃和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計劃等一批人才計劃,深化全市高校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有力加強了高校人才隊伍建設。
首都教育將繼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支持越來越多的教師成為學生引路人式的優秀教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 劉宇輝)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