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河北省阜平縣,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致富之策。
在阜平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古人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p>
時隔4年多,這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阜平教育精準扶貧的答卷,完成得如何?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來到阜平縣,實地感受這里的新面貌。
變化一: 駱駝灣村的小學恢復了
出阜平縣城,西行40公里后,記者來到了海拔1500多米的龍泉關鎮駱駝灣村。
車子停在了駱駝灣村村委會,駱駝灣村小學教師呂玉美熱情地迎了過來,“這里就是剛剛恢復新建的駱駝灣小學”。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駱駝灣村,走進村民唐榮斌家中,看到唐榮斌可愛的孫子時,關切地問,孩子上學遠不遠?并叮囑唐榮斌,要把小孫子的教育搞好,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
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顧瑞利告訴記者,隨著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少,1997年前后村小學就被撤并了,村里孩子上學只能到4公里外的龍泉關小學。
“最遠的就是山脊上的遼道背村,離龍泉關鎮有10多公里山路,而且很不好走?!鳖櫲鹄f,學生的午飯、接送都是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后9個月的2013年9月,駱駝灣村小學恢復新建并正式開學。
據阜平縣教育局局長李丙亮介紹,阜平在小學階段的布局思路是:低齡段學生盡量恢復教學點,實現就近入學;高齡段學生適當集中,新建寄宿制學校?!皩ω毨絽^來說,這種布局本身就是扶貧。因為這大大減輕了家庭的負擔,另一方面還能保證教學質量?!崩畋琳f。
于是,從2013年開始,阜平縣教育局一方面在13個鄉鎮新建改建寄宿制學校,一方面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改造提升偏遠薄弱學校。據統計,4年來,阜平縣投資2.6億元新建寄宿制學校13所,覆蓋全縣13個鄉鎮,近千名偏遠村落的孩子免除了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走讀之苦,實現全縣中小學生寄宿就讀全覆蓋。
“村里有了小學后就不一樣了,我們這些老人沒事時就愿去學??纯?,村里也有人氣兒了?!痹隈橊劄炒遄×?0多年的唐宗秀說,“總書記考察后,我們這里真的是一天一個樣!”
變化二: 顧家臺的年輕人回來了
離開駱駝灣村,記者驅車來到顧家臺村。此時已臨近中午,記者發現,村子里陸續有年輕人開著小轎車回來吃午飯。
“因為村子富起來了,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鳖櫦遗_村黨支部原書記顧叔軍告訴記者。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顧家臺村村委會召開座談會時強調,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
“支部帶領村民致富的關鍵,是讓農民有一技之長!”顧家臺村村委會主任顧文興深有感觸地說。
近幾年,顧家臺村通過合作社的形式,進行土地流轉,入股參與荒山開發,種植蘋果、食用菌、藥材等。阜平縣職教中心各種類型的技能培訓則成了他們的及時雨。
民俗旅游班、食用菌班、高山蘋果班、電子商務班、富硒西瓜班、大櫻桃班、葡萄班……各類培訓在太行深處的山溝溝里遍地開花。據阜平縣教育局職成教股股長段建利介紹,近4年,全縣累計完成各類培訓2.75萬余人次,因技術培訓實現當地轉移就業2312人,惠及貧困家庭5236戶。
在新的支部、企業和職教中心的幫助下,顧家臺村在流轉的山地上種植了蘋果550余畝,并集中建設食用菌種植園區80余畝,標準化涼棚50個,帶動了本村貧困戶20多戶50多人參與其中。
2012年,顧家臺村人均純收入僅有1045元,2016年,這一數字已達到6278元。
變化三: 大家的思路活多了
此次回訪,最后一站記者選擇了阜平縣教育局。座談時,教育局同志講了兩件事,讓人印象深刻。
一件事是,今年暑期,阜平縣公開高薪招聘教師,月薪1.25萬元。
事情的背景是,李丙亮在參加縣政府會議時申請教師培訓經費,結果一些與會者就講,硬件好了,我們還要高薪聘請名師。于是就有了這次招聘。
另一件事是,今年初,北京市西城區來阜平縣對接幫扶工作。講到教育資助時,西城區區長很慷慨地要資助1000萬元,用于辦學條件建設。李丙亮就說:“這1000萬元我們可以不要,但是能否請你們西城區的名師幫助我們培訓教師?!?/p>
兩個例子,說明阜平人已經明白一個道理:扶貧,要扶力,更要扶智。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阜平考察時強調的“治貧先治愚。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
目前,阜平正在與北京西城區教委、石家莊43中、石家莊28中、保定17中、青年路幼兒園等部門和學校對接,并達成合作意向。阜平縣職教中心與中南大學、北京豐臺職業教育中心、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開展深度聯合辦學,每一個專業都有一所知名職教學校幫扶。
如今,阜平縣實現了高中階段、義務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對接名校全覆蓋,逐步走出一條貧困地區精準扶智的新路子。(本報記者 禹躍昆 周洪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