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寄語
高校教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任。作為一名黨員,風清氣正要從自身做起,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何雅玲
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何雅玲有一長串頭銜,如今,她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十九大代表。
在旁人看來,何雅玲的當選可謂實至名歸。在西安交大能動學院,何雅玲是出了名的“拼命女杰”。她的辦公室里常年放著一個微波爐,很多時候,食堂帶回的飯菜一熱,就是她的一頓飯。
“別人常問我時間從哪兒來的,我也沒有什么秘訣,就是擠出來的?!焙窝帕嵴f。
拼命的背后,是何雅玲的緊迫感——能不能把學生教好,能不能把科研做好?
她1988年就走上講臺,近30年來,教過數不清的學生。凡是聽過她課的學生,不論是聽過幾年,還是只旁聽過幾節課,無不折服于她的個人魅力。
熱力學的學生都知道一句順口溜:“焓含含糊糊,熵傷透腦筋?!边@說的是熱力學的深奧和難以理解。但是在何雅玲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靈活恰當的舉例下,諸多難題都迎刃而解,很多學生都是在她的課堂上對熱力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前沿”“啟發”,是何雅玲講課的關鍵詞。雖然很多課程已開設多年,但每次講課前,她都會修改講稿或多媒體課件,及時將該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教學內容,不斷充實和更新。她多次被學生評為“我心目中的優秀教師”,所授課程多次被評為“最受歡迎的課程”。
為了調動學生的科研積極性,何雅玲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自行設計、制作和建立了22種共43臺(套)本科生實驗臺,增加了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臺位。她還在全國首次實現了熱工實驗四級體系,以適應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要求。
“家長們含辛茹苦把孩子送來,如果學生幾年來沒學到什么,畢業后很快就被淘汰,不說對不起國家,就是對這些家長,我們做老師的也沒法交代?!焙窝帕嵴f。
她重視教學,也重視把自己在教學上的一身本領傳授給年輕一代的講師們。
今年剛留校的青年講師席奐,就曾得到何雅玲的親自指點,甚至連板書時公式應該放在什么位置才能讓學生看得更清楚這樣的細節,何雅玲都沒有放過。席奐感嘆:“只有常年站講臺的人,才能注意到如此細微之處?!?/p>
這5年,何雅玲親身感受到中國高校奮起追趕世界一流的腳步。
每4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傳熱大會,是目前國際傳熱學界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會議,被譽為國際傳熱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早先,中國傳熱學者并不被大會重視,每年中國學界的論文配額不過十幾篇。經過幾十年的不懈追趕,中國學界的論文配額已經增長到近200篇。在最近一次于華盛頓舉行的大會上,多位歐美學者向何雅玲表示:“如今的傳熱大會,如果沒有中國學者的參加,必定是不成功的?!?/p>
“我們從追趕到并駕齊驅,再到在某些領域走到世界領先的位置,成績來之不易?!焙窝帕嵴f,“總書記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們還要更加努力才是?!保ū緢笥浾?高毅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