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頭牽著國運,一頭連著民生。
站在民族復興的時代高點,教育事業該往何處去,該培養怎樣的人,這既關系著千家萬戶的今天,也關系著國家民族的明天。
心有方向,才能行有定力。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教育事業的支撐。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方向的引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對加強教育系統黨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5年來,全國教育系統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牢牢把握政治方向。
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p>
過去,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F在,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刻,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更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要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p>
“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p>
“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p>
……
這5年,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教育的步伐從未停歇,殷切囑托言猶在耳??倳浀倪@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黨的領導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教育必須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這5年,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進一步加強,猶如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配上了導航員。
這5年,教育系統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守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陣地,黨建工作迎來了諸多第一次。
2016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兩個月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空前。
辦好高等教育,必須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出臺《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各高校進一步明確,“黨委是學校的領導核心,履行黨章等規定的各項職責,把握學校發展方向,決定重大問題,監督重大決議執行,支持校長依法行使職權,保證學校各項任務完成”。
中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2016年,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出臺《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完善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水平。
“把核心意識貫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終?!边@是教育系統對黨中央做出的莊嚴承諾和回應。在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主政一方的教育管理者們達成共識:“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要堅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實踐中彰顯‘核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p>
補精神之鈣壯組織之骨
如何加強黨的建設?在90多年的探索歷程中,中國共產黨總結出了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在內的行之有效的成熟體系。
“加強黨的建設,首要任務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绷暯娇倳浿赋?。
當今時代,信息浩如煙海,內容紛繁復雜,教育系統廣大師生的思想如何得到有效引領?如何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補好精神之鈣?這考驗著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打贏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戰線在高校,戰場在課堂,戰斗員是教師,指揮員是黨委書記和校長?!痹诮逃康墓ぷ饕c上,2017年被定義為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
今年4月的一天,清華大學70多名大二學生驚訝地發現,課堂里來了數位年長的“同學”,一起聽“質疑‘改革開放’思潮之辨析”。這是教育部黨組、清華大學黨委創新形式,在清華大學舉行的理論學習中心組聯合學習,開啟了教育部加強“高校第一課”的序幕。
200名專家,2500多所普通高校,3000堂思政課,為加強思政課教學,教育部組織力量對全國高校思政課進行大調研,為思政課建設提供第一手資料。
14種教材,覆蓋全部4門思政公共課,編發教學活頁,統一教材使用,基本構建起立體化的教材體系,規范教學內容、統一思想觀點、提升教學效果。
3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7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越來越多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帶頭人,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傳播和應用增磚添瓦,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貢獻智慧。
282所高校、450萬用戶,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學生網絡互動社區“易班”上注冊?!按髮W生在線引領工程”正在實施,一批網絡思政課程上線。思政工作以創新的姿態抓住互聯網陣地,走進網絡原住民的內心。
“今天,你讀馬克思了嗎?”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青年讀書會讓師生從經典原著中找到了“解決現實問題和苦惱”的最優答案。
“對于紅軍長征的艱難與不易,我過去從沒有這么真切的感受,書本上的文字如今變得鮮活起來?!苯柚摂M現實技術,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不出校門“重走”了長征路。
分組討論、查找史料、實地走訪、制作視頻……在對外經貿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45分鐘的課堂,厚度大大拓展。學生坦言:“思政課不再是印象中的枯燥乏味,井岡山精神離我們并不遙遠?!?/p>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教育系統銳意創新,在育人的過程中顯現思想建設的實效。這種實效不僅僅在高校,也在中小學顯現。
在湖南寧鄉,每一名走進校園的中小學生,都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和偉大歷程,這樣的“黨史墻”共有5000多塊,實現了全覆蓋。該市還有600多位“中小學校黨的教育教員”,可以為中小學生上黨課。
“中國夢”“我愛我的祖國”“永遠跟黨走”“長征勝利70周年”……一個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各地各級各類學校中蓬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數以億計的心靈中落地生根。
各項工作的開展,關鍵靠過硬的隊伍,靠黨的組織建設。從2013年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黨組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到2016年《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再到今年中共教育部黨組出臺《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5年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進了中小學校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補齊高校黨建工作制度短板。此外,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加強高等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黨建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吹響了黨的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建設的集結號。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更需要警戒線的保護。經中央批準,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9所中管高校黨委開展專項巡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落實“三嚴三實”要求上,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全國教育系統高舉旗幟,凝心聚力,嚴格要求,積極實踐。教育部先后組建了64個巡視組,分8批次對49所直屬高校和33家直屬單位開展巡視,實現了巡視全覆蓋、巡視監督無死角,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政治任務,兌現了部黨組的政治承諾,為深入推進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育人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與堅強保障。
做教育改革攻堅的戰斗堡壘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如今,無數面旗幟、無數個堡壘匯聚成一股力量,奮戰在祖國各地教書育人的一線、科學研究的一線、文化傳承的一線、社會服務的一線,為改革攻堅克難,為發展保駕護航。
2016年,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推進“最嚴招生令”,采取“一刀切”的力度消除公辦擇校。重重阻力之下,黨組織的作用更加突出,長沙市教育局黨委先后制定出臺11個文件,增加初中優質學位6500個?!啊娜鉃槿嗣穹铡俏覀凕h的宗旨。在招生改革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的名義,為人民謀福祉,讓改革更有溫度?!遍L沙市教育局黨委有關負責人說。
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為教育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這個方向,也成為教育系統每一個基層黨組織、每一名黨員一言一行的基本準則。
在江西南昌,市教育局黨委聯合各中小學校黨組織開展教師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無償課后輔導服務。全市76.17%的在校生參與其中。
在山東諸城,一支由盡美小學和周邊學校21名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盡美黨員先鋒隊”長年活躍,傳承紅色基因,開展“學先烈、亮身份、做模范、當表率”系列活動,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和辦學品位。
在河北邢臺,教育部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李強帶領村民,將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讓農田里有了防滲管,讓慰問款發放不再“好事難辦”。
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公辦中小學中,已建立黨組織的占總數的94.9%,比2010年提高了12%。全國公辦中小學在崗教職工有黨員347.5萬名,占教職工總數的31.1%,比2010年增加了7.9萬名。2016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有學生黨員187萬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下,他們用自己的學識、自己的心血,努力兌現著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的承諾。
其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群體和個人。
在保定學院,百余名畢業生堅持17年扎根祖國西部開展支教工作,如大漠胡楊、高原雪蓮,讓激情與夢想在艱苦的環境中迸發與綻放,用自己的青春與才智在祖國西部譜寫一曲動人的青春壯歌。
在河北農業大學,“農民教授”李保國,把太行山區生態治理和群眾脫貧奔小康作為畢生追求,三十五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
在吉林大學,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在楷模榜樣的引領下,在全國教育戰線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帶著深深的紅色底蘊、帶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懷著對黨和國家的無限熱愛和忠誠,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的崗位,奔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主戰場,奔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ū緢笥浾?高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