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
陜西省委、省政府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青年學生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收到良好成效。
一、強化黨的領導,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構建大思政工作機制。省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匯報,專題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省委制定了省領導聯系高校制度和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要求省級領導每年至少到高校作一次報告。省委、省政府還建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調機制,推動相關部門協同育人。二是加強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領導。陜西省委決定單設高教工委,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創造性開展高校巡視診斷工作,逐校把脈問診,一校一策開藥方。三是足額選好配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按照1∶200標準,核定增配高校專職輔導員編制1763名,并努力緩解高校思政課教師緊缺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培訓哲學社會科學和思政課教師3000多人次,開展課題研究100多項。
二、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一是推動延安精神進校園、進課堂。把延安精神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內容,大力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黨的光輝歷史教育。二是開辟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組織大學生到延安、照金、馬欄等革命舊址體悟革命傳統,在今昔對比中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組織大學生采訪老紅軍、老八路、老黨員,尋訪革命英雄。三是在校園文化創建中凸顯紅色基因。各高校精心打造紅色校園文化精品項目。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紅歌賞析等活動,邀請國家京劇院、中央民族歌舞團等到高校演出,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進課堂。
三、創新教育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一是發揮延安大學輻射源作用。在我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延安大學建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組織大學生到棗園、楊家嶺、南泥灣等紅色教育景點開展現場教學。二是精心培育典型,彰顯延安精神的時代特色。先后推出了全國重大宣傳典型西北大學理論物理學家侯伯宇教授、優秀黨員專家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小麥育種專家趙瑜研究員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回應學生關切。連續5年舉辦49場高校畢業生建功立業報告會,設立5000萬元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建立健全“獎、貸、助、補、減”相結合的全覆蓋資助工作體系,對13萬名特困大學生建立全程全部資助制度;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網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