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著眼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全面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堅持首善標準,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謀劃推動工作
一是抓頂層設計。制定《關于全面加強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的實施意見》,就馬克思主義學院及學科建設、思政課改革和專職教師激勵等制定有利政策。加強宏觀指導,大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二是抓關鍵少數。組織60所北京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高校主要領導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三是抓投入保障。市級財政每年投入2.5億元,全面支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工作。其中,建立11個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每個中心年均支持400萬至500萬元,連續支持5年;建設1個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高精尖”項目,連續3年年均支持5000萬元。
二、堅持問題導向,以開放的視野深化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
一是凝練教學內容。建立定期教學研討、教學難點問題聯合研究、理論與實踐交互深化等日常性、基礎性機制。二是破解難點問題。建設20個教學改革示范點,創造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的有益經驗。三是集聚優質資源。開展“名家領讀經典”活動,設立市級思政課“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堅持黨管人才,以有力的舉措打造高層次教師隊伍
一是注重全員培養。建設開放研修平臺,組織教師網上選課、現場聽課、課后評課,全面提高學習培訓的覆蓋面和實效性。二是注重名師引領。建設15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培養名師。每年選派40名中青年教師到北京大學等高校訪學研修。三是注重激勵保障。2016年起按照人均每月2000元標準為全體一線專職思政課教師發放補貼。評聘100名特級教授、200名特級教師并給予專項獎勵。
四、堅持主動引領,以強烈的責任擔當開展理論創新
一是強化協同創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資源集聚優勢,聯合京津冀地區50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形成理論創新的強大合力。二是強化正面發聲。聯合人民網推出“走進北京高校,感受思政魅力”系列訪談活動;與《光明日報》等合作,及時圍繞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發出正面強音。三是強化成果培育。近5年累計設立1500余項課題,形成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