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丁姍)在世界文化遺產滄浪亭,與園林管理者交流園林保護,和師生共同討論園林與蘇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蘇州大學文學院學生梁如月對近日在蘇州園林內書院上的一堂思政課記憶猶新。
這門名為“當代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新生研討課,是蘇州大學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嘗試?!巴ㄟ^現場教學,讓學生在感受園林之美的同時,傳遞更多正能量,增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性?!笔谡n教師、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田芝健說。
如何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讓思政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近年來,蘇州大學積極打破校內和校外資源壁壘,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協同多方力量,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構建校內外融合發展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秋季新學期伊始,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涌、校長熊思東“掛帥”,全校26個學院部的書記、院長集體推出80多場“第一課”。每年校院聯動、黨政協同,在入學關鍵期引導新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已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規定動作”。
除馬克思主義學院專職教師外,校內,哲學社會科學相關教師、優秀輔導員和校領導等構成兼職教師隊伍;校外,由兄弟高校知名教授、學界大腕和各條戰線先進人物構成特聘教師隊伍。學校啟動組建“東吳思政名師工作室”,凝練總結教學方法,投入專項經費培育40歲以下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優秀人才。
為把更多優秀師資“引進來”,學校還與上海大學、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等多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簽署合作協議,通過師資互聘、互設教學研究實踐基地、學科平臺共建共享等方式實現思政資源的優勢互補。
2016年上半年,蘇州大學牽頭成立長三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今年4月底,由蘇州大學牽頭成立的全國地方高校思政理論課協同創新中心、全國地方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協同創新中心雙雙揭牌。全國近百所地方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在思政理論課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等方面實現協同推進、優勢互補,構建全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科創新共同體,放大協同效應。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