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政課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思政課建設指明前進方向。2016年底,黨中央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政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如春風拂煦象牙塔,引領思政課建設隊伍奮力走向更加明媚的春天。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教育部黨組提出打一場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要求集中力量進行“思路攻堅、師資攻堅、教材攻堅、教法攻堅、機制攻堅”。為全面摸清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情況,找準問題、精準發力,教育部在2017年4月至6月,用3個月時間實施完成了新中國思政課建設史上首次“地毯式”全覆蓋的大調研。這是一項交口稱贊深得人心的工作壯舉,更是一段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嶄新歷史。
教育部長心系“高校第一課”
2017年4月以來,陳寶生先后赴北京、四川、重慶、遼寧、陜西、寧夏、黑龍江、吉林、青海、新疆、山西、西藏、江西、海南等省區市,密集調研教育綜合改革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情況,把高校思政課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作為調研重點,深入高校聽思政課,了解課堂教學情況,與師生深入交流,對打贏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做好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專項工作提出全方位要求。在清華大學,陳寶生帶隊聽了一堂以“質疑‘改革開放’思潮之辨析”為主題的思政課,并應邀對課堂進行了點評。陳寶生從“配方”“工藝”“包裝”三個角度,肯定了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肯定了清華大學思政課建設取得的成績。
從清華大學到全國各地,陳寶生調研思政課建設的腳步停不下來,對思政課建設發展的思考更停不下來。在遼寧大學聽思政課時,他提出思政課教學要做到“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在哈爾濱師范大學調研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時,他提出“思政課的對象是人,重點是思,方向是政,載體是課”這一全新理念。從春到夏,百日光陰,陳寶生在兩萬公里的調研行程中,邊走邊看,邊聽邊想,形成一整套關于思政課建設的思路。陳寶生帶頭調研形成示范、深入一線親自指導,生動體現了思政課作為“高校第一課”在教育部長心中的位置和分量,真切表達了教育部黨組打贏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
陳寶生強調,思政課建設要協同推進,構建大格局。教育部黨組率先垂范,迅速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教育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要求在巡視整改工作中把思政課教學納入政治巡視范圍,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督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出席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赴清華大學聽思政課,指導高校思政課建設。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在河北、浙江調研職業教育和民辦高校思政工作時,對思政課建設提出要求。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杜占元出席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2017年度工作會議,就教指委委員參與思政課大調研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并赴清華大學聽思政課。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田學軍,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分別赴蘭州大學、清華大學指導思政課建設。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鄭富芝統籌推動思政課統編教材的編寫使用,指導做好思政課統編教材和教學大綱修訂準備工作。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劉大為分別在上海、北京主持召開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年調研片會,觀摩示范教學,參加集體備課,了解推廣各地各高校開展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一串長長的工作清單,書寫著一份沉沉的攻堅使命。如何打贏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這個重大問題不僅牽掛在部長心頭,更實實在在擺到部黨組全體成員的工作案頭,成為2017年教育部一項無可爭議的重點優先工作。
地方領導當好“第一責任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各級黨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和指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黨委書記和有關部門黨組書記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師生接觸,多去高校作報告,回答師生關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2017年春季學期,各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紛紛到高校講思政課、聽思政課、調研思政課,一時間,思政課講臺群英薈萃、精彩紛呈。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市長應勇分別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師生解讀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回顧上海城市發展的歷程、分享城市未來發展的愿景,兩校共有1500余名師生參加報告會并與市領導互動交流。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到陜西理工大學,結合自身經歷,從為什么追趕超越、怎樣追趕超越、如何保障追趕超越三個方面,系統闡釋了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刻的分析、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引起現場850余名師生強烈共鳴。甘肅省委書記林鐸到蘭州大學,為1200多名在蘭高校師生作題為《腳踏隴原大地、奮勇創新進取,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青春力量》的形勢與政策報告。工業與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到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在建設制造強國的偉大征程中成長成才》為題,為部屬7所高校的500余名師生講思政課。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到北京服裝學院,以《認識人民政協 增強“四個自信”》為題,為300余名學生授課。
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遼寧省委書記李希、江西省委副書記姚增科分別深入南開大學、遼寧大學、南昌大學,與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了解思政課課堂教學狀況,并結合《人民的名義》、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等社會熱點話題與師生深入交流。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安徽省委副書記信長星、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等通過召開座談會、赴高校調研等方式,對高校思政課建設進行指導。各地黨政負責同志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在心,切實擔負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地方黨委宣傳部長、教育工委書記等領導同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經常深入高校調研指導思政課建設,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壓力傳導機制,各地黨政負責同志親力親為,靠前指揮,思政課建設作為檢驗高校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成效試金石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力推動了高校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
思政專家送來“理智和情感”
教育部黨組提出,打贏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戰線在高校,戰場在課堂,戰斗員是教師,指揮員是黨委書記和校長。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關鍵取決于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思政課教學基本功。為充分發揮思政課專家組織作用,把聽課調研與專家指導有機結合,幫助一線教師發現教學短板、提高教學能力,教育部社科司根據部黨組要求,組織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建設聯盟專家,形成由中管高校領導、地方教育部門負責同志、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知名專家、思政課傳統優勢高校領軍學者等所組成的“豪華陣容”,奔赴全國所有普通高校開展聽課調研指導工作。教育部社科司負責同志表示,開展這次專家聽課調研,社科司下定大決心、動用大力量,就是要確保調研高校全覆蓋,取得最為真實全面的調研結果。
聽課專家的熱情比節節攀升的氣溫更熱烈、更持久。他們奔波在祖國版圖的各個方位,費盡周折走進地處偏遠、網絡地圖搜索不到的一所所高校。不少專家遭遇到天氣惡劣、航班取消,道路崎嶇、車壞半道,導航失誤、南轅北轍等種種突發情況,有專家身懷六甲連軸奔波,有專家高燒不退抱病聽課,所有這些都不能阻礙專家把思政課攻堅戰的指令傳達給一線指戰員,把國家級專家的教學指導從遠距離變成面對面。200余位平均年齡超過54歲的專家,累計調研行程超過6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圈,相當于重走數十次長征路。專家每到一校、每聽一課,拿出手機輕點幾下,通過專門開發的聽課記錄手機軟件,便能實時上傳課堂打分和現場照片,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迅速建立起一個由全國2500多所普通高校的3000堂思政課所構成的課堂教學全樣本數據庫,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研判狀況、查擺問題、研究對策的第一手權威資料。這一組組驚人的數字,無聲勝有聲地詮釋了“史上最全”專家聽課調研的“初心”,那就是把敬畏課堂當成一種信仰,把點亮課堂化作一種追求,以課堂為戰場,拼盡全力打贏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
專家聽課調研最密集的那段時間,正是高校最繁忙的答辯季、畢業季,專家們毅然放下手頭工作,硬是在排得滿滿的日程中,擠出整周整周的時間開展聽課調研。專家們走的路很長,但專家和教師心與心的距離很近。在不少高校,許多思政課教師第一次接受教育部派來的專家聽課指導,在得到專家的肯定和鼓勵后,激動不已。專家深入每一所高校、隨機進入教室聽課,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政課建設的關心重視傳遞到基層,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傳遞到課堂,不僅為一線教師送去充滿理智的教學指導,更是專家與教師之間飽含溫度的情感交流。有教師表示,國家級專家的到來,為自己四十年如一日的思政課教學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專家給予的高度評價,更是確證自己一輩子滿腔熱情認真負責投入思政課教學工作是正確的、有價值的。聽課專家在調研過程中也受到強烈的震撼與觸動。有專家表示,一般高校和名牌大學之間,在學科專業水平上或許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但老師們在思政課教學上付出的努力極為接近、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極為接近,我們要更加珍視、關愛一般高校的普通思政課教師,給予他們更多陽光普照、更多成長支持,讓廣大思政課教師用真誠和熱情、睿智與才華點亮自己的課堂,向學生傳遞出正確的價值和情感,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主渠道作用,不斷增強青年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本報記者 焦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