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教室基本都是土坯房,僅有的幾棟樓房也是筒子樓?!痹谛陆?,烏什縣二小教師艾爾瓦爾·吐魯洪感嘆學校的變化,“現在校園環境太好了,寬敞明亮的教學樓,結實漂亮的標準桌椅,操場鋪上了塑膠跑道……”
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于2014年開始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全面改薄”)?,F如今,全國77%的縣已經被納入“全面改薄”實施范圍。據統計,全國2656個縣的21.8萬所義務教育學校納入實施范圍,規劃投入資金5227億元,建設校園校舍2.2億平方米、運動場地2.19億平方米,購置計算機512萬臺、圖書6.1億冊、課桌凳(椅)2561萬套、學生用床948萬張,以及價值745億元的教學儀器設備。
張開一張覆蓋貧困地區的改薄大網
“大班額”“大通鋪”曾經是令很多貧困地區學校校長頭痛的事情,現如今,這些情況已經大大減少。
2014年,中央決定啟動全面改薄,包括保障基本教學條件、改善學校生活設施、辦好農村完小和必要的教學點、妥善解決縣鎮學?!按蟀囝~”問題、推進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等六大重點任務。
那么,這張“改薄”的網是如何劃定的呢?財政部部長助理余蔚平說:“‘全面改薄’鎖定貧困地區,不留死角,特別是要將一些自身財力較弱、支持相對不足的縣(市、區)納入支持范圍,確保貧困地區全覆蓋;聚焦薄弱學校,精準扶弱,從條件最差的學校做起,確保教育資金資源向薄弱學校傾斜?!?/p>
目前,全國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確定了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標準,作為實施“全面改薄”工作的基礎。各地標準從類別上涵蓋了小學、初中、寄宿制學校和教學點,從內容上包括了校舍、體育場地建設標準和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基本做到條目清晰、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強。
“以前學校硬件條件差,老師們紛紛申請調走?,F在學校新建了食堂、運動場,還建起了音樂、美術教室和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最喜人的是,縣教育局新派了12位優秀教師?!碧崞鸾裎魧Ρ?,安徽省利辛縣張村鎮中心學校校長江威感慨萬千。
用制度為管理保駕護航
盡管“全面改薄”工作已經覆蓋了全國77%的縣,但是各地工作進展不平衡。一些地區項目建設進展較快,而一些地區由于受施工條件限制等客觀因素影響,項目建設進展緩慢,遠落后于全國校園校舍建設竣工率34%的平均水平,如不加大工作力度,這些省份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改薄”任務。
“全面改薄”工作面臨的另外一個困難來自資金方面,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地財政收入增長緩慢,一些縣市落實地方建設資金難度加大。同時從項目規劃到開工建設,涉及環節多、審批部門多,部分省份未制定或落實教育工程建設項目的稅費減免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設成本。
要步調一致,就要用制度為管理保駕護航。教育部為此建立了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督促各地加快工作進度。具體包括“八項機制”:雙月通報制度、定向調度制度、公開公示制度、監督舉報制度、定期檢查制度、突發應急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績效評價制度。
在此基礎上,各地紛紛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形成了許多可借鑒的經驗。比如,廣西采用“加減乘除”4種戰法進行攻堅:“加”即加快推進“全面改薄”工程,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增加學校、學位和鋪位,實現“擴量”;“減”即通過陽光招生、學區制改革,切實“減”輕學校壓力;“乘”即充分發揮優質資源“乘”數效應,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除”即均衡配置教師,促進交流輪崗、教師培訓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師資源,逐步消“除”教師資源差距。
用督導讓每一項落實擲地有聲
看著全省88個縣(市、區)一所所學校拔地而起,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嘉毅仍然有自己的擔憂。
“在甘肅,有些地方正在經歷快速的城市化,一些學校剛剛建好,學生就走了一半,去城里上學了?!痹谕跫我憧磥?,“全面改薄”中的學校布局,必須跟城市化、城鎮化結合起來。
2015年12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辦法》,或許可以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舉措。
在專項督導辦法中,學校布局是否作為督導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偏遠地區是否保留了必要的教學點,城鎮化過程中新形成的小區是否同步建設學校,學校選址是否在安全的地方,這些都將成為專項督導的內容。
“帶著問題去督導將成為此次督導的重要特色?!苯逃拷逃綄F辦公室主任何秀超表示。
專項督導辦法中明確了地方自評、實地督導、發布報告、整改落實等專項督導程序,以及責任督學日常監督、中央通過項目實施檢測系統動態監督、引入第三方評估、中央省市縣四級教育督導部門層層督導、重點抽查、雙隨機等督導方式。(本報記者 劉博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