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 王定華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義務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務,在各級各類教育中處于重中之重地位。進一步推動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必須用新理念作指導,厘清新思路,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二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三要增加動手操作機會,四要擴展學生求知空間。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一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對西部地區義務教育支持力度不減;對東部地區學生公用經費基準定額予以一定比例支持;對中部地區明顯加大扶持力度,避免中部塌陷。二要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三要實現學校硬件與軟件共同發展。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一要加強環境教育。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開展環境教育,貫徹落實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讓學生愛護花草樹木,踐行垃圾分類,節糧節水節電,綠色環保生活。二要實施“綠色管理”。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執教,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探索推進中小學章程建設,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形成規范管理的新常態。三要普及綠色評價,建立基于學校辦學品質的學校教育質量監測體系。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一要謀求互惠共贏,鼓勵基層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對外交流合作。二要促進內地教育與港澳臺地區的交流。三要實現兼容并蓄,堅持以我為主,探索多種方式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四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覺意識,結合實現“中國夢”和建設“一帶一路”,舉辦少年傳承中華美德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一要合理布局學校。做大優質蛋糕,可根據需要將初中和小學結合成片,在教學管理、教師培訓、學生活動、課堂改革、質量考核、督導評價等方面實行多校協同,促進資源共享共建。二要確保機會公平。通過隨機派位、多校劃片、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等措施,實現就近免試入學。三要提供民辦選擇。加快推進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四要實施精準幫扶。進一步提高電子學籍系統應用水平,建立幫扶清單和工作臺賬,做好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工作。按照戶籍制度改革要求,確保隨遷子女義務教育90%以上在公辦學校就讀或通過政府購買學位安置。聚焦雙親均不在家的留守兒童,優先安排其進入寄宿制學校就讀,針對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安全保護等問題開展多種形式教育關愛服務活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